根据北京头部高校的江湖传说整理了一份“京城高校毒舌图鉴”,请收下这份冒着被北京头部高校学子追杀的风险整理的锐评手册 (求生欲拉满版)。 12 清华大学vs北京大学: 顶级学霸的相爱相杀 清华大学:“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不是在图书馆“卷”到天亮,就是在去健身房“卷”肱二头肌的路上。 北京大学:未名湖划水摸鱼艺术家培养基地,人均能写诗会辩论,但永远抢不到食堂的鸡腿饭。 两校日常互怼:“你们连WiFi 密码都是《离骚》选段!” “你们的浪漫就是给女朋友焊电路板?” (实际内心:招生季抢“状元
2024年高考仿佛刚刚过去,2025年高考就已经款款走来! 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50多天时间,多数重点大学已经相继发布了面向农村考生的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由此也拉开了“三大专项计划招生”的序幕。 二、招收对象及申请条件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各省(区、市)确定。申请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1)符合2025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四大发明”长期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但它还不足以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例如,水稻、大豆、茶等作物的栽培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四大发明”,基于科技史界的长期研究,我们评选出88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并将它们大致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评估某项发明的原创性,要有可靠的考古或文献证据,能证明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或者属于最早之一且独具特色。为
#百度带货春令营# 一、精神滋养之路:扎根于经典的沃土 《周易》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 教育的本质不是填塞知识,而是在童蒙时期播下精神的种子。 老子说“大器晚成”,但晚成的前提是“大器”的雏形必须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古人教稚子诵读《千字文》《声律启蒙》,看似迂腐,实则暗合现代脑科学规律——韵律化的经典能在潜意识中形成思维锚点,如同《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灵魂铸就防堕落的金钟罩。 当代父母若只执着于奥数题海,则如《庄子》中“寿陵余子学步邯郸”的愚者,终将泯灭孩子的文
原创 :南歌子 来源:教育本色 一《孟子·告子上》中有一个著名的片段: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孩子同一时间跟弈秋学下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心不在焉。结果迥然有别。而心不在焉的那个孩子,我们可以说他是在假学习。二心不在焉,假学习。现在不少孩子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被各种信息攻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注意力很难集中。比如上一周,我让一年
大学和学院有哪些区别?盘点北京31所学院,各具特色,值得报考!“大学”比“学院”要求高,主要体现在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占地面积等等。但还一些例外的院校,其办学特色鲜明、专业不多、招生人数较少,但拥有强势专业。今天为大家推荐北京31所宝藏学院,快来看看!大学和学院的区别大学和学院有哪些区别?我们整理了以下5个区别,方便各位考生家长进行初步了解。01办学规模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
坐拥六个校区、校内7万学子共同进步、占地760万平方米,这所高校真是太太太太大了! ——女同事说 # 点赞、推荐,顺便 ★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最近,浙江大学新校长因为在毕业典礼上口误, 将“浙大学子”顺口喊成了“吉大学子”而冲上了热搜。 除了校长本人火出圈以外,也让不少网友注意到了吉林大学。有网友统计, 多所大学校长都是吉林大学校友,其中包括浙大校长、北航校长、北师大校长...... 图源:小红书@momo 因此,有人说吉林大学是 “中国高校校长的摇篮”。 除此以外, “
高考越来越近,作为高考助攻的家长们,也进入了更紧张更焦灼的阶段。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家长很容易失去往日的从容,常常会觉得不知所措。在此,小熊想从生活、学习、人生规划这三个方面,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打赢高考这一仗?生活上:营造和谐家庭氛围高三学生每天早起晚睡、不断考试刷题、在学校上课回家还要通宵达旦地自习。可以说学生们的神经每时每刻都是紧绷的。在这个时候,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显得尤其重要。家长们要想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要与孩子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近日,饶毅这位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一直备受瞩目的人物,正式卸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一职。这一重大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且深入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3 月 18 日,饶毅在其备受瞩目的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第一个 6 年的回顾”的文章。这篇文章恰似一道凌厉无比的闪电,刹那间划破了那长久以来沉寂且黑暗的夜空,在众多人士的内心深处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思考浪潮。
大学教授亲口承认的潜规则,会颠覆多少中国家庭的认知?当全网都在讨论985名校光环时,一位执教二十年的985教授却用三组数据撕开了这个职业的真相。先看职业机会面:教育部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仅5.3%拥有教授职称,平均晋升周期长达12年。但获得终身教职后,工作稳定指数高达86%,远超公务员系统。学术自由带来的隐形福利更不容小觑——参与国际会议、科研成果转化分成、重点实验室资源调配权,这些才是教授群体真正的"金饭碗"。职业威胁同样触目惊心国家统计局2022年薪酬报告揭露:同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