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君的老朋友,前上海中学国际部优秀教师Conor,来自美丽的“文学之国”爱尔兰。 从爱尔兰国立大学取得 文学理论一级荣誉硕士后,Conor便开启了全球旅居的生活。“游牧式”的生活方式不仅让他具备了更多元的文化视野,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一手的、针对非母语学生的英文教学经验。 10余年的英文文学授课经历,让Conor深刻意识到文学的力量和阅读的重要性。他深信,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培养同理心和想象力的途径。 Conor 我认识的优秀老师都不喜欢上教材,他们会自己“挖掘”那些 「高度有趣
济南的一位家长近日在网络上发文感慨,称自己的女儿前些年耗费了整整 50 万,远赴英国去攻读硕士研究生。回国之后,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所学,女儿顺利地考入了令人羡慕的上海博物馆。起初,这位家长满心欢喜,觉得这 50 万的投资相当值得,为女儿能有如此出色的成绩和成就感到无比骄傲。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位家长却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之中。其原因在于,女儿的同事们大多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那些同事们背着价值不菲的
一大早,有个新闻一下子就冲上热搜了。南京一个女生,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家长花了70万的中介费,让孩子上了香港大学,结果才读了1年就被学校给清退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对高中生家长有哪些启示?女生在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她选了文科。这小姑娘的成绩,虽说不是那种顶尖的优秀,其实也还不错,就凭她那高考成绩,上211高校是没问题的。家长就想着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就打起了香港大学的主意。毕竟,港大不就相当于内地985吗?家长就找了个中介机构,中介一番运作,女生还真就被港大给录取了,不过狠狠宰了家长70万,家长
一位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其毕业论文在抽检中被判定为不合格。这一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遭殃的是其导师,导师因学生论文不合格而被严厉处罚,评优资格被无情取消。这一处罚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不仅在职业晋升方面遭受重大挫折,在学术声誉上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这位大学生也曾为自己的论文申诉,试图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申诉未能通过。按照规定,他需要重新
眼下又到海外名校“放榜季”,国际学校们都在晒offer喜报。这些战绩能代表学校的真实面貌吗?我作为一线教师有不同看法。 在国际化学校里,有一群学生站在聚光灯的边缘。他们没有成绩光环笼罩,也未曾在耀眼的录取榜单上留名,仅仅是“被XX大学录取等”的那个“等”字而已——他们就是国际学校的“尾部学生”。不同于传统公立校的“差生”,这些“尾部学生”往往家境优渥、个性鲜明、充满潜力。然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在教育资源不断向优异学生倾斜的环境中,国际学校也难免聚焦头部、忽略尾部。如何为尾部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与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地带,地域辽阔,4月冷空气频繁,正值风沙频发期。返回舱开伞时受高空风影响较大,落地后受地面大风影响易发生拖拽翻滚等情况,载人飞船返回着陆时对着陆场高空风和地面风等天气条件要求较高。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卞韩城介绍,飞船的返回着陆有严格的气象条件要求,必须满足气象条件才能实施返回着陆。“飞船返回地球后,航天员在着陆现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文摘一双冷眼观世界,一颗热心救国民 ——部级精品课《拿来主义》品鉴 执教:李焕然 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 观察:杨仕威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教学设想】《拿来主义》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基于深入了解学情,实现“以学定教”的目的,笔者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从预习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各种“主义”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感到困惑;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误读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月影之下,星光璀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任务的顺利完成,让人们无不感到骄傲自豪,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突然再次流传起“阿波罗登月造假”的假消息。在流量的裹挟下,当前社交平台存在着大量类似不符合科学逻辑、缺乏科学依据的伪科学内容,这些传播内容在宣传我国科学成就的同时,常常伴有否定世界其他国家的内容。殊不知,这样的环境,实则不利于我国科学事业的长足有序发展。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991:一集封神!哈佛教授谈现代教育中的公平与独立思考,警醒中国父母原创 永远保持好奇心的 个思 Gesi 2024年11月15日 17:18 上海最近,个思君反复在看一集封神的《十三邀》中许知远对话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AI的时代,我们需要摘下虚拟世界的眼镜吗?图源:十三邀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最初是在2009年在哈佛大学开设的,并于2011年通过公共电视网(PBS)和在线平台公开,成为了一门
“真是愁死了!”一位妈妈声泪俱下地哭诉着,她那满是忧愁的面容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焦虑与疲惫。她说自己的女儿去年从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自去年秋招伊始,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投递简历、寻觅工作的征程之中。 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一直到当下,收到面试邀请的次数屈指可数,就算偶尔有那么几家公司叫去面试,给出的工资待遇也是少得可怜,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为了谋求一份稳定且满意的工作,她参加了考公、考编。每一次,女儿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