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对我多一些尊重
湘潭产妇的遭遇为所有没生过孩子的女生提供了一个血淋淋的样本。有女生忍不住问男友,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保孩子还是保大人,切子宫还是不切?于是马上就有各种奇葩男横空出世,认为如果女生选择保自己,那她就是无比自私不配为人母为人妻,舍生取义才是正道。
我不由得想到北京卫视有档家庭调解的栏目,那次女嘉宾哭诉:“我给他生孩子……”话没说完就被女主持打断:“您为谁生孩子?”女嘉宾愣了一下,只好说:“我是为自己生孩子,但也为他生孩子。”
精明能干的女主持跟许多人一样,认为男女平等口号喊了这么多年的今天,女性理所当然应该以独立地姿态与男人对话,生孩子是自己的决定,决定了就要自己负责,不能怪到男人头上。
然而有些男女生理不同决定的先天弱势,不是嘴上逞强能改变的。生孩子恰恰是女性一生最大的冒险,无论生育意愿、生产条件还是抚养教育,都将女性置于被动的地位。
中国当前生孩子的驱动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婆婆。湘潭产妇婆婆那句“切了子宫就没法生二胎”的观点很经典,中国很多男人还继承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愚孝传统,不懂挣脱老娘捆绑扭曲的爱而独立经营自己婚姻,在生孩子上多半受老娘威逼利诱。况且,生孩子这件事上,男人不会受什么苦,上下嘴唇一碰就决定了。
女性决定生孩子,99%不是因为自己真的需要一个孩子才能活下去,而是因为爱一个男人,愿意与他共同养育后代,经营一个完整的家庭。孩子是爱情的结晶,爱情一定是两个人的事,如果没有男人的承诺和陪伴,哪个女人愿意自己生孩子?
今天科技的发达以及生孩子的普遍性,让女性孕育生产孩子的痛苦被极大轻视。如果不是湘潭产妇,绝大多数人不会明白“羊水栓塞”死亡率之高,许多人以为女性生孩子即便不比母鸡下蛋轻松,也绝不会危险多少。然而事实是,即便科技再发达,依旧无法改变女性阵痛之惨烈,避免不了突发的难产、切子宫,甚至丧命,而产后松弛、妊辰纹或手术疤痕、内脏下垂、身材走形等等问题让女性彻头彻尾重活一遭,要想恢复非得花极大精力和财力不可,同时还得面临男人因X生活不被满足而导致的出轨风险。
《离婚律师》里有句台词,说女人嫁给谁都得生孩子。女人在生育上的牺牲和价值因为长久以来的普遍性而被忽视。这样的说法不少见:“人人都生孩子怎么就你娇气怕疼?人家谁谁怎么怎么想当年我妈怎么怎么……”生孩子被认为是女性的义务,女性必须理所当然地承受所有痛苦不适。绝大多数女性在生死边缘会出于本能舍弃自己生命保全孩子,但那是母爱无私的本能,绝不是别人可以拿来逼迫女性自戕的道德标准。
再谈谈养孩子。我一向主张男女平等自由结合,女性不依附男性,但在养育孩子上显然咱们国内不能实现男女平等。我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我也挺认同的观点:孩子三岁前母亲的陪伴至关重要,从饮食到情感认知无可替代,所以理想的情况是母亲至少三年全职在家看孩子,男人负责赚钱并参与育儿。但现实的情况几乎都是男人没有经济能力让妻子全心照顾孩子,婆婆便被请来帮忙。婆婆的地位决定了婆媳关系中的绝对优势,许多男人不认为因自己无能才令妻子不得不陷入婆媳关系的泥潭,反而愚孝地伙同老娘讨伐妻子。因为育儿矛盾婆媳不和导致的婚姻破裂在现实中已经是一大热点了。
可以说,如果男人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让妻子全职在家看孩子,或者没有足够的智慧斡旋婆媳关系维系和谐夫妻关系,那么养孩子将为女性带来极大的婚姻风险。
从怀孕开始,孩子就成为女人一辈子的软肋。即便想摆脱一段无望的婚姻,多少女人为了孩子而下不了决心。供养一身的血肉与提供一颗放大镜都看不清的细胞,对孩子的感情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式婆婆对其儿子的感情远远超过了公公对儿子的感情,只因她们的感情从生孩子起就开始扭曲,她们不曾被温柔待过,她们从生育机器蜕化成了催生机器,轮回自己的不幸。
有句话说,女人深爱一个男人就会愿意为他生个孩子。一点不错。如果做个调查,所有生过孩子的女人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她还愿意生孩子吗?我很好奇这个结果。
当然,女生也可以完全只为自己生孩子,只要自己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足够多的钱,像蓝心湄那样,也很好。什么时候女性生孩子不靠本能,不受胁迫,而是经过成熟理性思考后的决定,社会才文明,母与子的悲剧才会少。
后记:这篇文章是翻出来的,感觉当时的自己有种忧国忧民的伤感。现在的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慢慢没有那么忧国忧民,也许是长大了吧,见多了这种事情。所以你会发现,当你用文字记录成长的足迹,真的是一件挺好玩的事儿。
我行我素的兔,一只安静写文字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