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间便利店:当你是自己的时候,你还可以拥有这个人间吗?

来源:东饰资讯网

平时很少阅读国外的小说,村上春树的只看过两本,京极夏彦的推理几乎都看了一遍。这本《人间便利店》是无意中发现的,因为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人间,在日本就是人类的意思,意义庞大。便利店随处可见,空间有限。这两组词,一大一小,让我十分好奇,将庞大的人生挤压进小小的便利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觉得155届芥川奖的评审团队还是挺有眼光的。作者自己就是个便利店的店员,因为便利店可以带给她创作的灵感。她用一双眼睛去观察来往的顾客,小小的便利店浓缩了一个庞杂的社会。

一部好的作品,是可以进行多层次解读的。诗歌如此,小说亦是如此。对于我来说,我想的是一个问题:当你是你自己的时候,你还可以拥有这个人间吗?换句话说,当你是你自己的时候,你还有资格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在人间存在吗?

女主人公三十六岁,不结婚,不找正式工作,喜欢在便利店做一辈子兼职店员。某些方面,她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她没有结婚的欲望,没有社交的需求,同理心也跟大多数人不同……

可是,虽然她对人无害,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异类:女人怎么能不结婚呢?怎么不找一个正式的工作呢?为什么连个异性伴侣都没有?如果身边有个样的人,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如此质疑,甚至想冲进她的生活,塞给她一个伴侣才罢休。

——她仅仅是想待在便利店兼职而已呀!只有在便利店,她才能够体验到秩序感和安全感,只有在便利店,她才能够掌控局面,做她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一个人一辈子待在便利店呢?为什么,我们不允许别人做自己呢?

换句话讲,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允许别人跟我们不一样呢?

事实是,人们会诧异,会议论,会把她排挤出去,如同人身上的肿物,多余无用,必须除掉。不然,女主人公自己就会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疯掉,同样是被排除的结局。那么,被排除的,不存在于人间的她,还称得上是一个人吗?当然不算。因为人是依附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是人的集合。书中的另一个异类,男主人公举了一个例子,说在原始的时代,对于村子没用的人,是会被赶出去的。那么,他和她之于社会,便是如此。人们不想让没用的人存在。不结婚,就没办法繁衍,所以,女主人公不结婚是会被排挤的。确实,三十五岁不结婚,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同事们会议论纷纷,可能最初是一个人好奇,后来有人觉得不理解,再后来大家为了保持一致,纷纷附和。最后,我单位的同事就辞职了,去了南方的城市。

于是,男主人公就嘲讽了现代人,依旧原始得毫无进步。因为,现代社会还是按照原始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女人是否“正常”。我们社会的进步,体现在哪里了呢?我们的宽容没有一点点的进步,对于异类的出现,以及非大众化的选择,总是充满着敌意。我想,对于异类的敌意,也许是人的天性。可是,天真如作者的一小撮人,总是希望人可以在人性中增加一点宽容,让无害的异类,跟我们一样生活在人间,并且对他们报以理解和真正的接纳。那个时候,我会觉得,人间值得。

当我可以是我自己的时候,我存在于这个人间;当我可以是我自己的时候,其他人依旧给我发自内心的微笑;当我可以是我自己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个人应该有的尊重和体面;当我可以是我自己的时候,我感到自在,安全......

那时候,人间就是女主人公的便利店。那时候,人间也是我喜欢的人间。

——希望我们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存在于人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