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吴军的金钱观

来源:东饰资讯网

周末读到吴军老师《见识》一书中提到的“金钱观”,对我有些触动,想就此分享给大家。

金钱观

我的金钱观,可以概括成这样5句话:

  1.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2.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 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金钱属于上帝,并不属于我们

我们往往在没钱的时候特别向往拥有金钱,以至于拼了命的想去挣钱,忘了家人、忘了朋友、忘了自己。但我们似乎没有想通一件事情:那就是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挣钱也是如此。

对于那些能够留下巨额遗产的人,最终钱只有三个去处:

  1. 在生前都花掉,花不掉就糟蹋掉。
  2. 交给山姆大叔(美国的绰号和拟人化形象)这样的国家部门或者慈善机构(中国现在还没有遗产税,但不等于将来没有)。
  3. 留给他人,包括后代。
    没有第四个去处。

我们常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事情的时候总能说出一些道道,这并不是说吴军老师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完全相信他是能够做到的),而是想表述知道——做到这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大的!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的话就不会存在所谓的“成功人士”了!

  •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钱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不妨看这样两个例子。

如果你运气好捡到一颗钻石,你就有了钱,因为你拥有了一部分自然资源;如果你买了一块土地盖房子,你花出去的钱就换得了土地这种自然资源。

对于人的资源的拥有,也是如此。当你花钱买一辆汽车时,除了换回了一点钢铁、橡胶等少量自然资源外,其实是花钱买生产线上工人的时间;当你请保姆打扫房间时,其实就是买他们的时间;当然,如果花钱到游戏厅打游戏,你就买了腾讯这样的公司里面工程师的时间。

当然,你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了有用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因此,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

一个人有100万元存款,另一个人有1万元存款,前者可以得到的自然资源,或者可以使用的他人的劳动时间是后者的100倍。当然你,用钱换取什么自然资源、使用他人做什么事情,是你的事情。

我们有时会为了多省一些钱,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这种情况时常会发生。我们曾经笑过小学语文课本中那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笨熊”,但现在看来我们自己有时就是“笨熊”。笑来老师说过“付费就是捡便宜”,我们所向往的“财富自由”其实是我们可支配时间的自由。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至于这个标准的话,就因人而异了。

  •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只买改善生活的东西

世界上任何东西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钱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所有想要的好东西,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时,也想和他(她)永远在一起,这是人之常情。在精神层面上的财富,比如声望和名誉,我们也想得到。

但是,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更重要的是,获得这些东西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这一点绝大部分人会忽略。

因此,在追求任何好东西(无论是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的)之前,我都会问问自己,他们(它们)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给我带来麻烦。

很多女生崇尚“奢侈品”,宁可连吃一个月的泡面也要去买包包,这样获得的“幸福感”其实是“虚荣”,对生活、健康是没有益处的。

  •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投资自己,提升赚钱效率

几乎所有工薪阶层的人都在讲,在钱的方面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钱总是不够花。其实这种感觉不只是工薪阶层有,富人也是如此。

美国有一个心理学调查,问不同收入阶层的人有多少钱就能花起来比较随意。

年薪2万的人讲,有4万就好了;
而年薪有4万的人则说,需要8万……
最后年薪100万的人说,需要200万才够花,反正都是现在收入的2倍。

为什么是2倍而不是10倍呢?因为年收入4万的人想象不出年收入100万的人是怎么花钱的。为什么年收入100万的人觉得钱还是不够花呢?因为到了那个收入水平,就想做更多的事情、花更多的钱。

布隆伯格讲过一件事,他在当纽约市长时,一位亿万富翁来找他,说愿意出资10亿美元改善纽约市的公立教育。

布隆伯格在感谢他之后讲,纽约公立教育一年的预算是250亿元,言外之意,10亿美元不会有他想象的那么大帮助。这位富翁走后就再也没有联系布隆伯格。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即使对于亿万富翁来讲,也有钱不够花的时候。

我们对于金钱总是不能满足的。年薪2万、4万、100万时,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苦恼,低薪族愁赚钱,中产族愁教育,而富翁们愁保本。低薪族只看到富翁有家财万贯,却没考虑到如何将巨额资产跑赢通胀的焦虑。

既然钱不够花,只有两个解决办法:多挣点或者少花点。但是,从根本上讲,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一个人很难用5元钱办成10元钱的事情,有工夫费这个省钱的心思,不如多花点工夫去挣到10元钱。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提升赚钱的效率才是解决钱不够花的问题所在,而并非提高工作时长。耗时长薪资高的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会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替代,所以想要“活在未来”就需要练就“不过时”的技能,可惜英语、编程并不符合。

  •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学会正确投资

这是我对钱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体会。如果你有了很多钱,恭喜你,只要不吸毒、不养小三、不赌博,花光它并不容易,但是想要通过投资增加财富,就有可能迅速破产。

美国19世纪的大文豪马克·吐温,一辈子挣了巨额的稿费,都被他糟蹋光了。马克·吐温的钱不是挥霍掉的,而是他乱投资掉的。

关于投资,每个人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原则思考,没有一成不变普适大众的策略。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认知,让自己配得上获得的金钱,有能力管理它,不然“上帝”是会收回的。


近期小感

近期小感

最近“币乎”正式公测,当天立马冲进去一探深浅。不去吐槽体验如何,只感受到满满的浮躁,利用规则来“赚钱”吸粉的居多,有时会盖过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好在社区有着较好的机制能够让真正好的内容浮现出来。

自己目前还未全身心参与进来,“逃出”凑热闹的大圈之后,看清了自己目前“配不上”的事实,还需进一步学习提升认知才能更进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