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为什么都喜欢,搞死全人类?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不剧透,请放心食用,如同把女友交我照料般,无需担忧。

——————————我是昏割线——————————

《但丁密码》上映了,作为系列粉,我不顾一切地奔向电影院,就为了看老汤姆如何继续装逼。一如既往地,用他的智商,烧掉我的脑子。

但交完毛爷爷后我才发现我错了,明显老汤姆自己都演得不耐烦,脸上如同便秘般大大写了几个字

...毕竟顶级演员,对剧本的苛求是可以理解的,生物病毒and但丁地狱,这梗,让我都情不自禁地认为,作者在动笔前,肯定刚打完生化危机吧,啊?

为了拍这张图我又打了遍僵尸...我的小心肝...

这也就算了,姑且认为纯属偶然吧(~不要骗制几啊~)。

但,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要用病毒搞死人类,这剧情,我就不能忍了,总觉得哪里看到过啊

对了没错,就是前俩月上映的漫改病毒电影:寄生兽。

...好啦,我不是来吐槽作者的,说好也不剧透,在明白了电影的主题后,我只是想聊聊,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衷于:

搞死全人类?

...追溯起来,这其实都是上帝的锅,有个耳熟人详的故事是一切的开端。

上帝造了人类后,人类就变坏坏了,于是上帝让诺亚造了个船,仅仅让诺亚家人和部分动物存活,其他生命则永久地,喝洗澡水。

诺亚方舟的故事。

旧约中的上帝从不权衡人罪孽的轻重,一刀切,不为什么,就是单纯地暴脾气。所以即便你只是抠抠屁眼,再把手指不小心塞到别人嘴里,也是要嗝屁的。上帝表示,你坏透了。

这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搞死人类运动。

第二次来的有点晚,发生在本应属于千禧年却延后的时间里,(传说每个千禧年是一次末日审判),也就是1304年遍布整个欧洲的,黑死病。

1348年 佛罗伦斯

“鼻血是死亡的前兆,先在大腿内侧和腋下生出无名肿块,小至鸡蛋大至苹果,再蔓延至全身,然后再出现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出现以上征兆,几乎必死。”

文艺复兴文豪薄伽丘这样写道。

死亡的阴影笼罩了全世界(包括中国),见到黑死病医生,你基本就可以准备后事了,成为黑死病医生,你基本也可以准备后事了(传染性太强)。

黑死病医生

这场瘟疫造成了7500万人死亡,爆发期间的欧洲,人口锐减了60%,直接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结构。

没少人把与上帝的末世论联系起来,至于为什么没有彻底搞死全人类,大概解释是新约中的耶稣变得仁爱,用电影里的话说:还需要人来进行之后的文艺复兴。

到了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并没给人们带来灭世的危机感,反倒是战后的和平年代,搞死人类主题又开始蓬勃发展。因为,离第二个千禧年更近了。

比如经济复苏中的日本(昭和年代),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工作学习之余想的都是如何毁天灭地,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好奇与恐惧。

当然,这多少都跟原子弹的影响,和日本民族的压抑本性脱不了关系。

可事实上经过了各种灭世可能性的预测,第二个千禧年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但这种暴风雨前的黎明,就好像拉出了根硬屎却夹不断一样反而更让人焦虑,只怕也是个迟到的审判。

所以在度过2000年后至今,毁灭的主题从没有间断过,题材越演越丰富。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在人工创造和自然天命二元对立的哲学命题中不断探索着,竟慢慢变成了一种自省的习惯。

这大概就是搞死全人类主题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了。

最后,还是想吐槽下电影,主题老套并不重要,编剧才是硬伤(前两部有多人参与)。

改掉了原著太多精髓不说,故事的核心和节奏更让人心醉,符号解谜没有太多,马拉松倒跑了不少。生硬地解释完一个梗,继续跑跑跑。

2小时下来,我已显然不是当初的我,这是我今生走过的,最蜿蜒的路...

<我講丸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