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国外的四十多五十岁的女人,她们的言行举止还时不时会显得可爱,而国内的四十多五十岁的女人,已经面呈慈祥了。”
看到这句话时,我足足呆了三分钟。开始是内心的不接受,后来是不得不接受,服气了。
在我身边,确实有不少这样慈祥的女人。
她们在单位里对工作挑三捡四,这不想干,那不想理,常常开口就是对年轻人说:“我年轻的时候,做多少工作呀,我当年的工作量现在都分成几个人才能做完……”
她们喜欢摆老资格,喜欢教育年轻人。自己什么都不愿意做,能推就推,但对别人的要求又高,甚至是苛刻的。
她们还喜欢摆架子,蹭小便宜。不管在什么场合,喜欢别人让着她,给她面子,给她说好话。还喜欢别人送点小礼物,请吃个饭什么的,好象这样可以显示她们活得多滋润似的。
她们不爱看书,也不学无术,可偏偏又爱瞧不起跳广场舞的人。她们一张嘴会来那么几句诗词、或者谈几句古典音乐的话题,然后就似乎很高深的样子。
她们还爱八卦,什么谁谁谁离婚了,谁谁谁怀二胎了,哪个明星又有什么绯闻,哪个富商又打官司了……一天到晚都闲着操心别人的事。
写到这样,感觉自己各种情形好象都沾点边。突然就想,难道我也老慈祥了么?
2
其实四五十岁的女人也曾经青春浪漫、单纯活泼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女人总是很快就把这些美好的东西退化掉了。
实际情况下,许多中国的女孩变成女人后,除了义务就没有了权利。要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照顾先生,自己还要工作。
波伏娃说过:“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
然后,中国的女人果然就是要了生活的一切,除了幸福、快乐、更多的是辛劳、繁忙、甚至郁闷、委屈和痛苦。
前几天,和一男同事聊到女人生孩子,我说女人生孩子真的是把命搭上去的,真不容易。男同事立刻反驳我,说:“有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女人生孩子的时候确实是很痛的,但这种痛是带着快感的痛……”
我差点没把手里的茶杯兜头兜脸给他甩过去。
也许就是这样的氛围下生活的中国女人,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或者极俗气的需要很多钱,很多物质上的东西,才能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过死亡。否则,她们在自己的成长之后,就认为自己的人生任务完成了,就不再有行动,她们静待死亡的到来。
3
年轻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就连对方的窘迫都是喜欢的。甚至会想办法让对方出现窘迫,好给自己的嬉戏笑闹提供条件,然后感觉这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板着脸、总忧这愁那的。我们不再嘻笑吵闹,我们严格又严肃的要求这要求那,我们的生活没有了趣味,我们就这样面呈“慈祥”了。
我希望所有的象我这个年龄段的女人,还能象年经时那样去喜欢一个人,有些调皮地,想办法让自己喜欢的人窘迫,然后偷偷地乐。
因为喜欢你,所以喜欢看到你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