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让父母扮演了一个老爱唱反调的人的角色。
很多父母,可以说绝大多数,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意无意的常常的对孩子说“不”:不许玩泥巴,不许在地上爬,不许吵闹……
对于一个还不懂事的孩子来说,文明是冷漠而残忍的。
父母在扮演文明警察时,不能太过了,以免引起本可能避免的怨恨、抵触和敌意。
01
一天中好的开始
每天早晨,父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熟睡的孩子的温暖的被窝,抹着惺忪的睡眼,喊道:“该起床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孩子眼里,他们多么讨厌这样的父母。讨厌打扰他们的睡眠,讨厌破坏他们的美梦,所以孩子们害怕每天早晨父母到他们的房间。
孩子不容易醒,不能说他懒;孩子没有马上起床刷牙,不能说他脾气坏。不要奚落早上很难活跃、很难有热情的孩子。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每天晚上给父母规定好睡眠的时间范围,比如从8点到9点,具体的睡觉时间由孩子们来定,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这个睡觉的决定是自己定的,而不是父母逼迫自己的,就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每天睡眠的时间有了保证,自然起床就不那么费劲了。但是,父母仍要记住,不要自己去叫孩子起床,而是要把起床的权利交给孩子自己,让闹钟叫醒孩子,每天晚上让孩子自己定好闹钟,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孩子自然就会醒,自己起床。
这个习惯要慢慢的养成,不能心急。
02
父母只负责提醒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说“赶快”时,孩子反而更容易拖拉,以此来对抗大人。要知道,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是模仿和叛逆。
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在打算做一件事情之前就做好准备,比如,今天要带孩子去看话剧,我们自己会提前半小时收拾好自己,准备好要带的东西,而不是在快要迟到的半小时,才慌慌张张的收拾东西,最后还丢三落四。有条理,懂得未雨绸缪的父母,就会无形中把孩子培养成提前做好准备的、不拖拉的孩子。
孩子基本上不需要催促,而是要给他们一个现实的时间限制,把守时的任务留给他们自己。
“校车还有十分钟就要到了”
“电影五点开始,现在四点半了”
这种简短的陈述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也认为他们会准时。
03
没有道德说教的早餐
吃早饭的时候,不是教育孩子普遍哲学、道德原则,或者礼貌举止的好时机。对父母来说,这时只适宜给孩子准备有营养的食物,帮助他们准时出发去上学。
通常来说,早餐是一天中最困难的时刻,尤其是冬天,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都睡眼惺忪,情绪也不好,争论很容易就演变成训斥和责备。
小明:“妈妈,早饭吃什么,又吃这个,不喜欢吃这个?”
妈妈:“你什么意思?我大清早的起来给你做早饭,你还挑三拣四的,赶紧吃,吃完去上学!”
小明的妈妈,用让小明更生气的方法回敬了他,两个人去上班、上学的情绪都很糟。要知道,早晨可是一天的开始啊!就这样不明智的破坏了一天的乐趣,岂不是很遗憾。
此外,这种方法还容易教给孩子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他们会觉得,原来解决争吵的办法就是严厉要求加嗓门更大。
大家看看下面的做法:
小明不想吃妈妈做的早餐。
妈妈:“我发现,今天的早餐你不喜欢吃啊。你是觉得搭配不适合,还是不喜欢里面的一种呢?今天已经做好了,明天的早餐你自己搭配,可以吗?”
小明:“真的吗?”脸上露出喜色。
妈妈:“真的,今天晚上,妈妈给你列个清单,你提前搭配好,也可以明天早晨和妈妈一起做早餐。”
小明:“太好了”。
谈话中,小明已经把早餐吃个精光。
晚上,妈妈把营养早餐的各个蔬菜都列在一张纸上,让小明自己搭配,然后妈妈再对比食谱,只要不冲突,怎么吃,吃多少,都由孩子自己做主。
这样的做法给小明的感觉是他自己做的决定,也就没有了叛逆心理。
04
放学回家需要热情的欢迎
孩子希望放学回家后,父母或家人能在家欢迎他们。陪他们做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回到家就被问“今天学习怎么样?”、“今天你做了什么?”往往,父母得到的答案是“没做什么”、“就那样”、“还行吧”等等。
我们不问上面的问题,并不是不关心孩子,而是要用技巧。
我们可以观察孩子每天的放学回家的情绪。
“你好像很高兴啊。”
“你好像不开心。”
这时候,孩子找到了能理解自己的父母,往往会打开话匣子。
大多数情况下,陈述句比提问句更可取。
05
成长最好的境界是“当一个人的技能完全用于战胜一个刚好能够掌握的挑战。”
对孩子来说,可能意味着写小故事,用黏土雕塑,用乐高堆城堡。然而,电视节目会助长暴力,使感情浅薄,使思维僵化,破坏道德规范。如果电视占据了孩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更多地把时间花在电视上,而不是和父母在一起,那也就使孩子远离了更有建设性的活动。
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完全没有称之为“心流”的最佳体验。
成长和满足更容易从专注的努力中获得,而不是不动脑筋的看电视。
有些父母会觉得,把好电视节目的质量关就行了,但事实是,只监督儿童媒体节目的质量和性质是不够的,父母可以通过健康的感情关系、快乐的嬉戏和令人满意的业余爱好,为孩子打开学习、交流和成长之门。
一个孩子能否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否成长为朝气、阳光的 angel,关键看父母怎么教育和培养,然而教育和培养要从每一天开始,要从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