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康熙又来了

来源:东饰资讯网

有一年,小S出专辑,我没有买,跑去看了陈奕迅的演唱会;蔡康永出说话之道2的时候,我在一家小书店找到一本《爱了就会活过来》,一个下午就翻完了,然后也没有买。所以我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康熙受众”,只是在16年一月份它终结之后又从头看了一遍而已。

小S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哇,也可以这样子!”的女明星,然后也不再有别的女明星像她一样了。

虽然看了很多电视节目和电影,但还是常常抗拒学习电视里的生活态度。有一种隔岸观火的小人行径。“说走就走”、“勇敢做自己”、“坚持梦想”……这些都是电视里鼓吹不断的价值观,似乎成了这一代人的生存指南,甚至是金科玉律。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躺在床上听着这些话回想年少时和同桌聊过的天南海北,接着第二天天亮继续坐在恒温的办公室里接受小火慢炖的庸扰日常。

由此,其间的平衡点似乎是“康熙来了”的价值。一周五集,同一个演播厅,后来播出时间会有几分钟的偏差,有种用另一个琐碎去调剂现有琐碎的功能。我不知道小S在12年里做了多少肆意江湖的事情,有大多数时间还是可以看到她老实出现在屏幕里。张扬地开着黄腔,输出她的生活姿态,引人热议。

骄傲如蔡康永,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才子。奇葩说里几段有关自我和人生境界的独白是很值得多听几遍的,即便是在你不知不觉遗落自我很久以后的今天。听完还是会觉得说,我和别人不一样。


最近看了一本90后作家的书,半本翻完——固执且深沉的父亲,艰辛但无悔的学习,一次享受阳光大海的旅行,这三件事反复被作者用带有相同温度的词汇堆砌成书。他很年轻,比喻句用的很动人。书里有这么一段,“在年少的时光里,同伴看我的时候,眼里总是灰色。像从空中落下的雾霭,在掌心盘旋,终究留下潮湿的印迹,看不到白昼明亮的光线。”他几乎要把自己的情绪搓揉成诗了,我陶醉于他的细腻的同时,被一团密集绚丽的泡沫包围,然后呼吸困难,随之清醒。

这样的文字和电视节目一样,当不得真。太受感动就会不耐烦现实,每天应付层出不穷的文件就够费劲了,间或还要分出另一个我质疑我正在过的生活,又不能让人看出自己的神经质。即便对于自己是包裹整个身躯的震耳欲聋,在别人眼里,也是自己第二天还是会有的样子,只能如同浮游生物般不值一提。

倒也不能说悲凉,说了就会信。不说就能大大方方的自欺欺人。

我去过一些地方,阿兰德波顿说,“生活在别处”。这是他写的书,指的是他的生活在别处。我在别处体会自由享受阳光的时候还是很快就会想起我妈做的菜,我家后院的狗。我同时眷恋家和远方,也并不矛盾吧。昨天听的电台里说,“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不是弯路”。人就是这样,离家的时候想家,在家的时候又念叨梦想,摇摆不定才是生活常态。有人想看到尽头,有人想追逐尽头又想永远不抵达,可小学生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

我说不出人生的意义,就像康熙来了,大费周章的花了一集又一集告别,隔了两年又敲锣打鼓的重新包装粉墨登场了。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人生就是这样,来来回回进进出出打打闹闹,而已。

有人一次次的关闭朋友圈,还是在某个时刻发了一则自觉高级的动态;有人被工作压抑的喘不过气可还是熬过去了,然后在业务空闲时调了年假去感受阳光沙滩;有人喝醉酒落泪忍住不和家人朋友唠嗑,可隔几天还是在不痛不痒的聊天中全盘拖出……

没关系,过两天。两天就够了,又可以像一个理智成熟的成年人行走在自己选择的体面生活中。有着新人类的独立人格、高雅爱好,只要有人看到。

真相吧花花万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