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纵有千万颗,组合起来还是一颗芝麻,比不过一个西瓜。芝麻捡的多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只看眼前和局部利益的习惯,丧失了捡西瓜的能力。这里的芝麻和西瓜,是一种比喻,代表小和大,局部和整体,次要和主要,少和多等。
舍弃芝麻,摘取西瓜,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也许一种聪明做事方法。"做事要抓大放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事要抓主要矛盾......这些耳熟能祥、有点老掉牙的俗语,却包含一种处事的智慧和方法论。除了在大学课堂学过一点马克思哲学外,我从来没有读过哲学的相关书籍。可是我为什么想起了马哲的矛盾论?以及关于矛盾的一些谚语呢。这要感谢吴军老师的一篇关于西瓜和芝麻文章的论述。文章中提到一个事例,苹果的产品,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辉煌一时的雅虎,用户使用其产品,需要去官网搜索才能找到,如今沦落了。吴军老师提到,我们做事要聚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将少量的事情做到极致,做出色,做的比大多数人都好。
如果在高中时代,我能做到每门学科只用一本参考书,一本习题集,弄懂每一道错题,也许我能考上更好的大学。可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个别学科,习题集弄好几本,每本习题集,只完成前面简单的选择、填空、大题,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自己又转找到另一本习题集,看似自己做了很多题目,可是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也许当时,我就缺乏集中精力、将少量事做好的智慧。
工作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才能将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其工作成果得到领导的认可。我想,我应该练就捡西瓜的能力,减少做事,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的比其他同事都好,做到以后只要做相关的事,领导就能想起你的地步。如果到了这种境界,自己想不晋升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