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训练营17】判断说话语境

来源:东饰资讯网

R

当时辩题是“没有爱了该不该离婚”,秉持“没有爱却仍然要在一起”这一方提出:“没有爱了,还是能够(像朋友一样)相互陪伴啊。”这是个虽然让人隐隐不爽,却一时也说不出哪里不对的理由。毕竟对方身段柔软近于祈求,就算有悖情理,也让人不好意思发作。于是,当全场的郁结之气充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马薇薇站起来了,她先顺承着对方的说法,柔声道:“你没有爱了,需要陪伴,”——然后话锋突转,用她特有的、极具杀伤力的嘲讽口一字一顿地说:“养条狗啊!”

就在一瞬间,观众被轰然引爆。这既不是因为这三个字说的莺啼婉转、绕梁不绝,也不是因为这三个字本身有什么笑点,而只是因为这三个字以正确的方式(简洁有力形成反差),被运用在正确的时机(观众欲吐槽而不得,急需一个出口)上。

这就是语境的力量。掌握语境,说话才有效果。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关键是顺应当时、当地语境的要求。那么如何正确分析语境呢?除了学习一些经典案例外,还可以掌握一套通用的方法。

方法的核心在于:每句话,都是权利的游戏。以权利为线索,明白话语里面的权利关系,才算是拎得清状况。比如以上这个例子,在《奇葩说》现场,观众是绝对的权利方,“没有爱但还是需要陪伴”这个观点,必须要等到观众心生疑惑、觉得哪里不对又还没想明白的时候,突然点破,才会有效果。事先讲一个准备好的笑话,只会让人觉得生硬。

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去分析

1、权利——你需要影响的人,自身影响力越大,则权利越大
2、态度——对方对我们的初始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抑或是中立
3、成本——我们为影响此人的观点需要付出的综合成本
4、方向——彼此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5、对象——我们面对的受众多与少

试着去运用上述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一些常见的说话场景,把它们当成联系快速分析说话场景的辅助工具,最终做到对说话中的权利关系了如指掌,运转自如。比如试着分析一下演讲、沟通、谈判、辩论、说服,这些场景中谁才是真正的权利方呢?

【学习目标】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5个小技巧,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场景的权利归属,以便能够分清局势。

【Why】为什么要去这么做呢?很多时候,在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地就会远离你,有些邀约别人总是不答应,你有可能会明里暗里碰上一些软钉子,更多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在发生,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事情哪里不顺,觉得哪里不对。这就是我们平常在说话中不小心得罪了人还不自知的表现,毕竟我们会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去判断一个人。所以我们要去好好说话,而好好说话的前提是能够分辨语境。

【How】权利、分析

我们要去分析这场说话的权利方到底是谁?从5个维度来看

1、权利——你需要影响的人,自身影响力越大,则权利越大
2、态度——对方对我们的初始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抑或是中立
3、成本——我们为影响此人的观点需要付出的综合成本
4、方向——彼此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5、对象——我们面对的受众多与少

举个栗子,谈判的时候,到底谁是权利方?比如我们遇到一个场景是为方案细节与同事苦聊通宵,以为这就是非常有耐心、善于沟通的表现了吗?这种通过软磨硬泡的方式取得的“共识”,真的能让彼此合作愉快吗?就算能的话,花费的时间成本我们是否消耗的起?

在双方方案各有优劣,彼此无法说服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

1、权利,对方是我的谈判方,我们的影响力都差不多
2、态度,对方对我们的态度肯定是不支持,我们对他的态度也是不支持
3、成本,我们为影响对方的观点需要花费的精力,过长
4、方向,沟通是双向的
5、对象,我们的沟通没有受众

综上来分析,和同事的谈判,权利方是平等的,这个时候就不要试图去说服对方了,因为对方不会听你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快速的把各自双方的目的、诉求,损益都摆到桌面上来,一起商量,尽快确定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

A2 针对826的活动,我们去找赞助商,和他之间的说话场景,这个权利方在谁的手上呢?

就是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说话,让对方能够来赞助我们。是在说服他做一件事。

1、权利,我们想找商家,在组织内,我们的影响力是大过他们的,组织外,他们大过我们;
2、态度,对方对我们的态度肯定是不支持,我们对商家的态度自然是希望他赞助
3、成本,说服他的成本,不会花费太久,可以接受
4、方向,沟通是双向的
5、对象,我们的沟通没有受众

综上,权利方在于商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