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我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堂弟到我家一块聊天吃饭喝酒,堂弟90年生人,河南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学的建筑施工技术,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叔一咬牙花费十几万给他买了一个协警职位,他说自己逢年过节就跑队长家里送东西,他们队长对他许诺三年后可以给他弄个编制,他信以为真了。家里花了十几万给他买了车让他上班用,每月工资1500元,除去每个月的油钱后他每月都是“月光族”,还要家里给他钱。我问他为什么不做点生意呢?那样来钱块还轻松点,起码不用每天都要站街上执勤呢。我话刚说完,堂弟就接上了话道:“交警是国家的人,有地位,我们队长说了三年合同满后给我转正(虽然我知道得考试,不然谁也没这能力,但我保持沉默),年后我就要相亲了,说出去名声好,相亲的话容易得多”。听完他的话我陷入了思考?改革开放都30多年了,怎么还有人对公务员和铁饭碗如此痴迷?
曾经我跟很多人一样对公务员不太了解,不过后来接触过几位,就懂了其中的道理。认识一位朋友,大专毕业,考上了湖北省五峰县(胡春华老家)工商局,他说每月工资2000出头(后来知道是纯收入,不扣五险一金,逢年过节都有福利),他说公务员工资虽然不高,但每天都很清闲,给他稳定的生活,他会一直做下去的。我想对于如今本科生多如狗的时代,一个大专生有如此的幸运,他应该很知足也很感激吧。
我认识一位本科时代的校友,学的采矿工程,我问他为什么要学采矿?不害怕毕业后去煤矿出事吗?他说当时没有考虑这样多,觉的这专业挣钱多就报了。当年的煤炭黄金十年(2002年到2012年),学采矿的本科生供不应求,每个人去了安家费五万,月薪一万多,真是火的一塌糊涂。我的这位朋友在如此的大环境下报了采矿,后来毕业签到神火集团(河南永城),可没有了以往的红火,他觉的地下粉尘太大,就辞职考公务员,第一次报考的郑州海关,考完他请我们吃饭,很幸运的说估计可以进复试,行政加申论有140分左右,后来等待结果出来差了几分,他不甘心放弃,就继续复习报考别的地方公务员,不过仍然没有结果。前几天打电话他还在坚持,估计今年九月份的考试他也不会放弃吧。为了考公务员,他付出很多,欠了不少钱,过年不敢回家,害怕见亲朋好友。如此痴迷考公务员,痴迷权力,考上自然是好,万一考不上还坚持,恐怕就会有悲剧发生吧。
2015年9月下旬我去参加一场招聘会,是远景能源的北京地区招聘会,很多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都去了,其中有一位女孩子本科北航的法语,研究生学的法律硕士,她说未来三年的目标是考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她说发改委,环保部这些部门是油水单位,有权力,虽然考进去的话工资4000左右,但是吃饭,住房都是公家的,基本不花钱,还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听了这话后我心里在想:“看来大家考公务员都不仅仅看中那点死工资,而是背后巨大的福利报酬,吃饭,住房,用车,逢年过节的各种福利。”
不过怎么讲,如此多的人痴迷公务员,我想绝非因为那一点钱的事。有次去办事,需要到一个部门盖章,不然的话事情无法完成。开始人家不愿意办,后来托关系,人家才慢腾腾的输入密码,打开保险柜,取出公章盖了下去。那盖的分明是权力和钱,这才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人痴迷公务员的原因所在吧。中国几千年下来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想改变恐怕很难的。
考公务员不容易,凡事都要量力而行,不然浪费了光阴和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悲剧了。考碗不容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