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遇到过圣母婊吗?

来源:东饰资讯网
你遇到过圣母婊吗?

摘要:圣母婊简直是在强奸我的三观。

前几天,我在重庆的沙坪坝看牙医,回来的路上搭的是公交车,过了几站,车上上来了一个年纪看起来有点大的男人,带着一个小女孩。男人有老年卡,上车刷了一下提示免费就坐在了座位上。但是小女孩却出了点麻烦,那个男人没有为小女孩投钱,但是按照规定,这个身高在1.4米左右的小女孩是应该购买全票的。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有点戏剧性了。

乘务员上来索取票钱,男人以“这么小的女孩还要什么钱”为由拒绝了。乘务员不依不饶,用“这孩子身高已经都有一米四了。这么大应该购买全票”驳回。接下来两人就开始吵架,男人拼死不给,乘务员不依不挠。这时又有人说,“算了吧,算了吧,两块钱而已”,乘务员反问“要不你来出。”那人就不说话了,最后乘务员吵了半天也只能就此作罢。

在此我无意指责...,好的我就要指责。

那人就是传说中的圣母婊,慷他人之慨如此的干脆利落,想自己付出代价却是千般的不愿意。诚然两元钱确实没有什么,但是这两元钱是付给公交公司的,你如果是老板的话,你想不想免除自然凭你的意愿,但是若只是一个乘务员又怎么有这个权利?倘若其真有这权利,那么公交公司迟早关门大吉。

其实这样的例子总是有很多,多到数都数不完。

比如,新闻报道有人抢劫了,有人偷窃了。只要是新闻中有说抢劫以及偷窃者“家中贫困”,“不得已才”,这些字眼,新闻下面的热门评论总是会被这样的言论所占据——“别人也不容易”,“要不是万不得已怎么会”,“你就当发发善心吧”。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只能呵呵呵呵呵了,别的不说,抢劫,偷窃都还有道理了?抢劫就是抢劫,偷窃就是偷窃,都是触犯法律的事,即使被判刑或者拘留也是理所应当,而圣母婊,婊就婊在,他们会想,“我弱我有理,你强就该被坑。”,他们会说,“狗狗那么可爱你居然吃狗狗!我要反对你!”,他们会大声疾呼,“别人都那么穷了你还拘留他!这个社会怎么了!”

而你要是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谈情怀,你和他谈情怀,他又和你讲道理。到最后,如果你侥幸说过他了,他就会——“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反正你就是错了!”

他们不讲道理,只会强词夺理,而这个世界的社会契约大行其道的时代,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不讲道理无疑是寸步难行的。所以他们往往会自己去抢占道德的至高点,把其他人都狠狠的踩在下面,说几句恶狠狠的自以为是大道理的话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但是如果我们稍微一想,他们的道德制高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违反契约玩玩就先违反了道德,因此他们往往会诉诸主观的感情来将这个过失掩盖。

嗯,“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反正你就是错了!”

这个社会上,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做善事,有很多人都愿意去当志愿者,有很多人都愿意将自己的钱财奉献出来给那些贫困潦倒的人帮他们渡过难关,可以这么说,很多人都在努力给其他人送温暖。但是,送温暖是人情,是慈善,是回馈社会,你捐钱给一个流浪汉让他吃上一顿饭,捐钱给灾区,帮助他们脱离险境,这很好。

但是,送温暖不是我们的义务。你家境条件好,富甲一方,捐几个钱也没什么,说不定还要做做慈善,设立几个奖学金什么的,但是,如果家境并不怎么样,捐赠一次说不定就是我这月收入的二十分之一,你会捐吗?恐怕不会。

慷他人之慨确实很容易,比自己付出代价要容易得多,打嘴炮的事谁都会,但是真要做起来还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尤其是弱者这一概念,在抢劫和偷窃发生的时候,抢劫和偷窃的一方肯定更为强大,不然怎么可能抢得到,偷得到?你说他们是弱者,那被抢被偷得一方岂不是更弱者?犯法就是犯法,若是滴几滴眼泪就能逃过法律的制裁,那我们的社会秩序早就已经混乱不堪。

你说你想讲人情,可以。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每当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

一天早晨,一个衣衫褴褛满脸悔意的年轻人被带进了法院。凭修鞋老人多年观察犯人的经验,这个青年又是一个在公共场所酗酒闹事者。那时候,在麻省的法律中,“酗酒闹事”只是一种轻微的罪行,只需被告人委托别人交一小笔保释金,便可判一年“监外守行为”。此时,老人看着眼前这个脸上充满悔意、惶恐的青年,心中顿升一股恻隐之情。

他敢肯定青年是个穷苦人,很难拿出保释金。

开庭时,老人从容地走向法官,表示自己愿做被告人的担保人,保释青年出去。

老人的古道热肠和青年的悔意,深深打动了法官。他随即灵机一动,同意鞋匠的请求,下令延期三周审判。

三周后,老人陪同被告人返回法庭。老人向法官呈上一页报告———以上帝的名义发誓作证,这个青年三周来滴酒不沾,一直勤劳工作,照料祖父,空余时间还去做义工。报告上还有青年所在街区的警察和教堂牧师的签名。法官一见大喜,当场宣布释放了青年,并象征性地对他罚款一美分。

这个青年从此变成了一个终生戒酒、守法勤劳的好公民。

此后的十七年,修鞋老人共为两千多人担保,他的爱心改变了两千多人一生的命运;老人的善举同时也影响了美国的司法制度的文明进程,以致于后来麻省正式通过一项法律,专门成立了一个“缓刑司”机构,实施“仁心仁术”的新刑事司法制度。

这位修鞋老人就是一百多年前被美国载入法律史册,被誉为“缓刑之父”的约翰·奥古斯都。他留给后人的影响力不逊于美国的任何一任总统。

在这个故事里面,为什么没人说约翰·奥古斯都是圣母婊,那是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法律即产生了作用,也没有不近人情,双方都没有人受到损失,年轻人付出了他酗酒闹事的代价,同时却也受到了他人的关照,社会契约并没有遭受破坏。

所以,人情不是不可以讲,但是我们讲人情也要按照基本法,圣母婊就是讲人情也不按照基本法,而是按照他自己的习惯法。对此我只能说,

洗洗睡吧,这是二十一世纪,耍流氓请去古罗马。

我为什么要指责圣母婊?因为他们总是喜欢无视法律,无视这个社会的基本秩序,他们自己不会把粮食分给穷人,而是喜欢慷他人之慨,指挥别人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穷人。你要是不分,她就骂你“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最后,我想说点额外的东西,反圣母婊的人们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这么一句话。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将化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希望我们耍流氓也按基本法。

题图:圣母玛利亚与玫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