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都有人在议论那篇《盛世中的蝼蚁》,先不说文章写的怎么样,陈述事实,那个杀了自己孩子最后自杀了的农妇,难道非走那条路不可,不,她可以选择很多种方式回击,却选择了最无力的,而可怜的孩子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最后被选择死亡。
我出生农村,家庭情况复杂,有个自私自利到了极点的奶奶,这个老女人,想不到贴切的形容词去形容她,但每每想起,种种劣迹斑斑总是能如台风般在心中肆虐,读完那篇文章后,发现这老女人竟跟文章里那自私自利的老太太出奇相像。并不是不孝顺,而是实在无法违背内心去讨好,四个儿女,我爸排行老二,从小到大吃苦最多,最后落得抱着不足三周岁的我被净身出户的下场,虽说是白手起家,但现在也算家庭和乐条件谈不上富裕却也比较富足,老话说叫拜你所赐,还有一个词叫报应,老太太对我们自私,其他子女却比她更自私,所有子女里,我爸算是最孝顺的一个,纵使她做错再多,二十多年一直嘘寒问暖。这老太太,不是一般过分,其他两个儿子,对她拳脚相加无所谓,对自己最好的却狠心伤害——人之初,性本贱。我这爱憎分明的性子,做不到对所有人都好,孝敬父母应该的,但我不是你生的,所以有选择自己所该对待你态度的权利,我爸不,那是他亲妈,所以一直态度良好。
话说到这儿,这俩老太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书读的太少,人说没文化真可怕,这俩没文化能逼死一家人,前者是真逼死了一家人,后者没那么牛叉,但也足以让我从小恶心到现在,而那个被迫自杀的软弱村妇,选择以死相抗,最后自己跟那几个孩子挂了,人那么大年纪还安然无恙地制造着垃圾,怎么看都是赔本儿生意。幸好我爸妈承受能力好,不然,哪儿能有我在这儿胡侃呢。
以前邻居家有一伯伯,40出头,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又独得恩宠,我小时候村子里很多家都开香厂,这个伯伯什么事儿都没操劳过,后来,父母给三兄弟每人一套房子,当然也都各自在家办了厂,那时候他们也都成家了,突如其来的担子,这伯伯当时俩儿子,长子成人,性格温和,次子读初中,个性张扬顽劣,每天都网吧通宵,那年家里生意不景气,爸妈辞掉了工人,邻居伯伯家生意更差,某次水电费交给次子,万千嘱咐后,熊孩子拿着钱就去网吧了,这伯伯颓废了好一阵,家里情况拮据,从未当家的人哪儿懂得如何应对,某天夜里就失踪了。大冬天,街坊四邻四处好找,几天后找到尸体,冬天刺骨的寒风里就这样丧生,医院检查后是喝了农药,药效发作后失足跌进河里。
农村人遇到什么过不去的事儿就一瓶农药,跟大学生高考失利就跳楼是一样的道理,自身经历的不足跟人际圈子决定最后走向什么样的路,种一辈子田没离开过家,每天就见那些人,自然没受过什么打击,所以束手无措的时候更容易走上绝路。信息落后、朋友圈也是相同水平人的时候,自我无法调节,也没外力调节,承受能力到极限了自然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