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项 “视角”——自我
我们常见一个现象:你观察已久慎重地选了一支股票,从你得到的消息中你料定一定会赚钱!结果,亏了。
为什么?凭什么?究竟错出在哪里?
类似的现象还有:你在公众号发送了一个劲爆的话题或是新闻,自认为一定会产生爆炸型效果。结果,点击量还不如一个明星的小道新闻。
世界怎么了?
当你开始怀疑事件本身,你总会查找不到根本原因,因为人们很难将怀疑对象,从外界转移到自身上!人们失败,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发生了认知错乱——认为自己观点既是他人观点!
你认为赚钱的,并不等于真的会赚钱!你认为劲爆的,并不等于事件真的劲爆。“现实”与“你认为”是两个系统的事情。
除去“鸡汤文”,我们来看一件现实世界发生的事。
窥探一个人自知自己得了癌症。
放在自我时:瞬间天崩地裂,他的生活完全颠覆了。
放在亲友时:引起不小的震撼,人们祈福、安慰、凑钱,整个家庭紧衣缩食,为了离医院近点,还搬了家。
放在社会时:网上没一个小时,就石沉大海了,网友们有安慰,但并不能引起多大的震撼。
放在人类历史时:纵观历史,对你来说的天翻地覆的癌症,就如银河里一颗平凡之星,几乎看不见!
个体的感知只限于个体。失败的根本就是,太过将自己的意识扩大。人人都那么将心比心,就生理学来说,是做不到的。
意识第2项“视角”——偏好
我们来看一篇新闻:“SOHO董事长潘石屹夫妇向哈佛捐款1500万美元”。
这篇新闻一出,世人反应如下:
“潘石屹夫妇是汉奸,不捐国内捐国外!”
“SOHO国际影响力大增,股票可能上涨。”
“SOHO给国内高校也是有捐款的,但是没有捐给哈佛的那么多。”
“潘石屹夫妇就是有钱人任性!炫富!”
“国外常春藤运作机制好,国内高校贪腐严重!”
“自从国人开始捐款常春藤名校,哈佛招收中国孩子人数也提高了!”
同样一篇新闻,大部分人们只看自己想要看的那一部分。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视角”,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视角”,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
世界上科学家视角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律师视角”!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如果这个信息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我们不但不爱看、反对、而且还会直接忽略。
印证第3项“视角”——情感
世界本是科学、严谨、不含情感的一套操作系统,人类套上了自己的情感规则以方便自己理解、归类。海豚救人是善良;流星划过是愿望;阳光洒下是好心情;望夫的岩石是忠贞!人类的视角,感情用事又自我意识过剩,常常只按自我喜好来臆断事实。
回看历史中,经常有此场景;
一位急报的小兵高声道“报——!前线全军覆没!”
一位拍案而起的高官怒吼道“来人,把他给我拉出去斩了!”
高官知道斩了小兵不能换回胜利,高官只想听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已。回顾以往,类似的事情不枚胜举,人类逃避性地蒙住自己的眼睛,以为没看见的就是没发生!人类闭眼的瞬间,便阻断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一条道路。
视角第4项“视角”——格局
我们常常在公路上发现被压死的青蛙。青蛙要过马路,它的视角是前方视角,而没有广度视角。人类高高在上地碾压而过,看着那只知前行的青蛙,可以瞬间操纵其生死,人类的强大比起那小生命,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
格局《精进》一书中我看到一段描写视角“维度”的文章片段:
·零度格局:看不见
·一度格局:看自己
·二度格局:看天地
·三度格局:看众生
就犹如一群人眼望前方、提高竞争!努力向前(犹如青蛙般)奋力拼搏!终于的终于你当上了冠军,结果当上冠军的你,永远不知道,制定规则的,是裁判!你玩的只是别人的游戏。
我们的强大取决于我们视角的格局!从哪个格局看问题,就能获得哪个格局的智慧与财富。重点不是你看见什么,而是你站在哪个格局里……
致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