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三年,到目前为止我用了十二年学习一门语言——英语。有些人可能时间更长,从小学一年级或者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可以和老外沟通了?反正我不在其中。
小学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觉得那样说话挺有意思的。就是有时候我会把26个字母的发音和中文拼音的读法搞混,然后搞得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都挺无语的。
刚开始学的时候,什么单词、句型一点都不会,又是小学生老师也不能教太难的,主要还是培养兴趣为主。教学的方式一般都是短对话,然后对话里面会有一两个新的单词。大家对下面这几位小朋友应该都不陌生。他们跟那个老是忘东西回去拿,乱放游泳池水,开水管的小明一样,陪伴我们走过六年的小学。那个至今我都不知道中文名字怎么写的的Wu Yifan。
英语老师上课也挺套路的,每节课先教新的单词,让我们跟着录音机读个四五遍,然后找同学起来单独念。再听录音机放短对话,我们跟着一句一句念,然后连起来读,最后找同学起来每人扮演一个角色。虽然单调了些,但是也挺科学的,毕竟学一门语言就是要开口说嘛。
我记得那个时候老师很看重单词、句子的发音,在课上也是一遍一遍的纠正我们,一个单词有时候要念十几遍,虽然只要动嘴就行了,但是真心无聊啊!无聊嘛,我上课就开小差了。也有几次被老师叫起来读单词,基本上也都糊弄过去了。直到后来有一次,被老师叫起来念铅笔这个单词,没念出来,考虑到她后来对我的惩罚,我觉得她应该早就发现我开小差,等这个机会已经等很久了。
虽然那个时候年纪小,但是我也有我的自尊,在全班面前丢了脸,我总要找回来的。我就开始在书上用中文给英语标读音,书是“包克”,橡皮是“衣乱时”(这个最难了)。就这样,又糊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被我的英语老师发现了我书上那些不堪入目的中文标记,那真是我人生中最不可言说的一天。老师拿着我的书在讲台上把那些中文标记一一念出来,有杀爱丝(science),马克特(market),科漏斯(clothes)。最后老师说,怪不得你的英语听起来怎么那么怪,你现在年纪小改还来得及,以后大了想改都改不了,回去跟着录音机好好念,不要老是想这些偷懒的办法。
从那以后,英语发音怪算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标签了。
不过我还是挺上进的,没有因为老师的批评就破罐子破摔。我买了一台随声听,开始跟读书上的每一个单词,每一段对话。然后还会让我的同桌帮我听我的发音对不对,她也会帮我纠正,基本上我的英语发音一半是和她学的(这才是中国好同桌!)。现在想想都要为自己抹一把辛酸泪。
高中的时候,也有同学说过我英语发音太生硬了,当时的原话我已经不记得了,大意是英语不像中文那么字正腔圆,发音比较柔软,而且老外说话的时候情感丰富,语调也经常变化的,不是像我这样听上去硬邦邦的。(要是我那位同学听过日本人和韩国人讲英语她就会觉得我的发音还是挺软的~)那个时候就觉得那是小学的时候自己不认真用中文做标记导致的。
因为老被人说发音问题,久而久之我就不太喜欢说英语了,上课的时候我尽量都不回答问题。这也是很自然的一种心理,谁都不希望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出来。而且高中的英语更重要的是笔试成绩,而不是你的英语说得有多好,写在试卷上的成绩才是王道!
到了大学,我读的也不是外语学院,所以对英语也就不那么重视了,也不会有老师在课上纠正我们的发音。我就想反正四六级过了就行,有这么多年的考试经验,我心里也还比较有底。
唯一遗憾的是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是不太会说,也没有和外国人交流过,学的是哑巴英语,这点我还是挺郁闷的。
大一的时候,有一次看错了课表以为有课匆匆忙忙跑到教学楼,发现虚惊一场,准备回寝室继续午睡。走过办公室的时候被老师给叫进去了,老师把我拉进去以后就说“同学,快帮个忙!这个同学的手机落在教室了,之前有个同学送过来一个手机正好是她的。现在她要拿回去,要把个人信息登记一下,她是留学生我们语言不通,讲半天了,你快翻译翻译。”
那个学生在一边挺激动的,又是说又是做手势。老师和我讲完后,她就看着我,我也看着她。我心里真的很虚,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和外国人交流,当时就想让我翻译估计她的手机是要不回去了。表格上就是学校、姓名、学号、联系方式、领了什么东西,什么时间领取的这些信息。我看了一下觉得还好,至少我知道怎么表达,只好让这位留学生接受我生硬的英语口音的洗礼了。我就和她说“Please fill this form,then you can get back your phone。” 她就开始填了,没想到这位妹子和我一样不太靠谱,她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忘了,然后她就问我怎么办。
我对天发誓,当时她说了一句话,我就听懂了一个单词“phone”,这下真的懵了。这什么英语,或者这是英语吗?作为一个经过英语磁带洗礼多年的人,有那么一会儿我真的觉得这不是英语。但是我还是得继续帮助人家,既然听不懂我就只能靠自己发挥了。我觉得她应该是担心手机能不能领回去,我就和她说“You have to fill in all the information,then you can get back your phone。”然后妹子又继续说了一大串,这次我多听懂了两个单词“forget”和“friend”。反正就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妹子终于领回了手机,临走还跟我说了好几个“thank you”。(我就不说她是哪国人了,我不是开地图炮的人哪。哎~)
这样一来,午觉是睡不成了,但是我心里还是有点小骄傲的,毕竟还是能跟外国人交流一下的。回去和室友聊了一下,(室友来自某省某著名外国语学校,妥妥是英语大神一枚)她很淡定地告诉我,每个地方的人讲英语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口音,真的能像英语磁带里那样发音的歪果仁还是很少的,就跟我们也没有多少人普通话能有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水平一样。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别人明白就行。
那一刻,感觉自己多年来坚持的价值观都被改写了。
从那以后我也就不太在意自己的发音问题了。以前是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自己假装不在意,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是真的释然了。后来还跟着大神去外国留学生的课上蹭过一学期的课,课程是全英文教学,老师讲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那老师后来还把我们两个分到留学生的小组里做presentation,这些外国同学最后给我们分的任务是我讲唐诗她讲宋词。
两个人就当着一个班的外国留学生用英语给他们讲唐诗宋词的起源、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不同流派的风格。以后每次遇到要讲英语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站在讲台上给那么多外国人讲唐诗我都做到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尝试。
我现在大三了,英语发音还是生硬,但是不同的是我已经敢于并且能够和外国人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