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冬至主题活动反思 篇1
立冬将至,在北方,都有这样的习俗,吃饺子。同学们离开父母家人,独立生活时,为让同学们在学校中也体会到家的温馨,和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我们特此举办冬至包饺子活动。
一、 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组织各班同学在学校餐厅包饺子并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二、 活动时间及地点
11月8日 17:00~20:00
学校餐厅2楼
三、 主办单位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四、 协办单位
学校餐厅 社会实践部 记者团
五、 活动对象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xx级—20xx级全体同学
六、 活动前期宣传
1、 制作手绘海报2张,分别张贴于十字路口、餐厅门口。
2、 在校园刊物上宣传
幼儿园冬至主题活动反思 篇2
一、活动主题: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关爱之情,我们大班组决定举行“包饺子”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劳动成果。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选购原料、拌馅、包饺子、煮饺子、品饺子、喂饺子等活动,丰富孩子体验,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1:00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五、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饺子馅、餐具、水、盘子、调味品等。
2、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六、活动设想:
1、事先让孩子了解有关饺子的知识。知道饺子的历史、饺子馅要哪些原料和调料以及是如何搭配的、饺子是如何包的,怎么样煮饺子的。知道包饺子必须带的物品。
2、在老师指导下,各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班主任老师作为辅导员,指导本班孩子包饺子、煮饺子,和中班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品尝饺子。
七、成果形式:
交流体会、品尝饺子、分享劳动成果。
八、活动要求:
1、活动时,教师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和卫生教育。
2、活动时,教师要求孩子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自由走动。
九、活动流程:
1、开展了“包饺子”的活动。
2、为弟弟妹妹喂饺子活动。
幼儿园冬至主题活动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知道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立冬,并能通过活动简单了解立冬的来历,知道立冬是24节气之一。
2.了解立冬各地不同的习俗,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赤豆糯米饭、哈尔冰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等。
活动形式
亲子活动、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
根据园所情况,各班可开展以下活动:
综合活动:立冬我知道(小、中、大班)
社会活动:立冬习俗知多少(小、中、大班)
语言活动:儿歌:《立冬啦》(小班)
艺术活动:五彩饺子(泥工)(中、大班)
活动时间
11月7日或8日,教师可通知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立冬的`图片、资料,向幼儿讲述有关立冬的习俗。
幼儿园冬至主题活动反思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幼儿园冬至主题活动反思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四个要求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的状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 教学方法
质疑,激发读书兴趣。在默读中感悟,在交流中体悟。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冬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冬至以及它的特点。搜集和冬至有关的谚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二、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学习字词:
地窖 蚯蚓 呓语 藤条
“窖“字容易写成宝盖头;注意“藤”字的正确笔画。
苏醒:昏迷后醒过来。
呓语:梦话。
严严实实:严密,没有缝隙。
2.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读完的感受如何?
(1)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2)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侯的“我”,从冬至开始就做着春天的梦:冬至过后,万物萌动,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焕发出生机。人们盼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
感受:冬天就要过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作者特别向往春天,对生活无限热爱。
冬至指的是什么?
3.默读课文,概括段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交流:
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么回事。
第二自然段:冬至过后,春天悄悄地走来。
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
第四自然段:冬至的梦。
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记忆。
4.品读课文,畅谈感受。
(1)提出中心话题,学生自读学习,做好批注。
话题: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并作出批注。
(2)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觉批注的`习惯。
(3)小组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5)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师: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对春天的渴盼与热爱,请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吧,在朗读中让我们回味我们心中的那个梦。
5.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再读课题,重温梦境。
师:“冬至的梦”究竟是怎样的梦?
是温暖的、美好的、让人怀念的……
(2)细细品味,感悟情之源头。
思考: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老人。
(3)带着情感,再次走进课文,感情朗读。
三、结论总结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老人。
四、课堂练习
1.读读写写
地窖jiào 蚯蚓qiū yǐn
藤条téng 严严实实 盼望 向往
渴望怀念 记忆 苏醒 涌动绽出 返青 拔节
2.近义词
盼望——( ) 希望——( )
慈祥——( )覆盖——( )
五、作业布置
1.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其他关于“冬至”的诗歌,推荐朗读。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与“冬至”有关的谚语等。
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冬至的梦
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向往春天,热爱生活,怀念爷爷
盼春 爱春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