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临床作用】
郄穴在临床当中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虚实的征象。
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此外,郄穴亦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注:郄穴还有一个重要功效,就是对本脉上的炎症有消炎作用。
【郄穴图表解说】
手三阴 足三阴
手太阴肺经-孔最 足太阴脾经-地机
手厥阴心包经-郄门 足厥阴肝经-中都
手少阴心经-阴郄 足少阴肾经-水泉
手三阳 足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温溜 足阳明胃经-梁丘
手少阳三焦经-会宗 足少阳胆经-外丘
手太阳小肠经-养老 足太阳膀胱经-金门
阴维脉--筑宾(足少阴)
阳维脉--阳交(足少阳)
阴跷脉--交信(足少阴)
阳跷脉--附阳(足太阳)
【郄穴歌】(按传统经气流注路径)
郄有孔隙意,本是气血聚。 病症相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当。 胃经是梁丘,脾应取地机。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 膀胱金门寻,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列。 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会,阴维筑宾为。
【十六郗穴在人体的分布以及功用 】
1、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穴
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这可是治疗内脏出血的郗穴,使用时可用母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该穴;孔最穴配膻中穴治疗气逆吐血等;
2、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当出现头疼、咽喉肿痛、肠鸣腹疼的时候就选温溜穴;
3、足阳明胃经郄穴--粱丘穴
取该穴时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当出现急性胃疼时应立即想到梁丘穴,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该穴,持续2-5分钟,往往可以立即止疼;至于梁丘穴配中脘穴治疗急性胃炎;
4、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地机穴
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可治疗腹胀、腹疼,泄泻,这个穴位按压时间要长些,5分钟;
5、手少阴心经郄穴--阴郄穴
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可治疗心疼、吐血、鼻出血,平时经常按压此穴还可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
6、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穴
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 急性腰痛时可随手取来养老穴;
7、足太阳膀胱经郄穴--金门穴
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8、足少阴肾经郗穴--水泉穴
位于足内踝后下方,内溪下1寸处,足根骨结节凹陷处;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近视眼等;
9、手厥阴心包经郄穴--郗门穴
位于腕横纹上五寸。 当心脏病突然发作,可马上取心包经上的郄门穴,只要对这个穴位进行强烈刺激(强有力的按压),往往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而起死回生。凡遇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那就是郄门穴的事了,按压的时间同前;
10、手少阳三焦经郄穴--会宗穴
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11、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穴
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治疗急性头疼、胆囊疼痛再好不过了;
12、足厥阴肝经郄穴--中都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女子崩漏、膝关节炎、疝气就找中都穴;
13、阴跷脉郗穴--交信穴
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可治疗月经不调、痢疾、肠炎;
14、阳维脉郗穴--阳交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治疗急性头疼再好不过了;
15、阴维脉郗穴--筑宾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可治疗恶心呕吐;
16、阳跷脉郗穴--跗阳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吸热化湿之功效。主治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