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是别人的,俺只能意淫

来源:东饰资讯网

(随书人生记录营挑战第十六天――大学)

那年,那月,

的那一天,是高考放榜的日子。

确切地说,是拿高考成绩单。同学们三三两两,各自怀揣心事或者梦想,表情各异从办公楼出来。不由分说,看脸色就知道成绩好歹,我和最好的同学一起默默无言各怀心事走在操场上。

“你怎么打算呢?小盆。”差了十几分的她和差了二十分的我。都考了四百多分。

在没有扩招的年代,对于大学,像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能憧憬,意淫了。

“看看再说吧,能走定向或者教育学院也就好了。”

是的我们俩的成绩走个定向还是可以的,只是不属于国家分配,要自己回家乡任教,反正是偏远地区,不会在城里工作,而且学费也贵,一次教清两年的两千多块钱。

也许,你会说那么一丟丟,多吗?可三十年前,我们高中的学费一学期才二十多,补习班的一期学是一百多。家里都有少者两三个多者五六个姊妹弟兄,收入低,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靠那点点土地的产出,而且要付出完全靠劳力的劳动。一个家要供养个大学生或者高中生已是多么的不容易。

而那些被正式录取的大学生,国家要包分配,又不要学费,只是给生活费。

父母能让你读书而且读了高中的都已经相当不错了,在考上又没能读上的人眼里,你们家都是属于“有钱人”了。

直到现在,我初中同学还有调侃我们家是“工人家庭”是“有钱人家”,也只能

呵呵……了。

刚到村口,就碰见七大姑八大姨的,“咦,秀才回来了,”“考了好多分噢?”“考上哪个大学了?”“要请我们吃酒碗了哇?”我只有尴尬地对他们笑笑,低头匆匆而过。后来知道我没有考上,好多邻居家长就拿我说事,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结果还不是上个不用考的“农业大学”,拿“大笔杆”(锄头)白花钱!

反面教材的知味,真不好受。

农业大学,上也要上,不上也得上。广阔大地,浩翰天空,用一枝大笔,任意挥舞,抛洒汗水和一腔热血,颇有“独坐池塘如虎踞,绿阴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发声。”的恢宏气势。

既来之,则安之。命运拿我开玩笑,我可不甘向命运低头。上天注定我是一颗田野里的小草,就酸低到尘土也要开出狗尾巴花来。

既然已经是泥鳅还害怕钻泥巴?一切从头学起。撸起袖子,卷起裤脚,翻地,播种,插秧,割麦,收稻等样样跟着大人边干边学。刚开始挖地,锄头下去地面就一个印子,泥土没有翻过来锄头反而倒一边,还埋怨锄头口不锋利。被别人笑话,原来力气不够,也不知用巧力,插秧也是歪歪扭扭,看着别人插得又快又端正,口不服心也不服。

“和尚还不是人学的嘛?”心想。古人说得好,“除了读书而外,一切都是眼见之功。”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从撒菜籽种(因为非常细小不容易撒均匀)自己琢磨出一套办法,生长出来的小苗均匀,连老农都夸奖呢,因为力气没有多大,干活想了很多省力省时的办法。科学种田,手到擒来 ,庄稼还高产。

后来证明,我的农业大学还是可以圆满毕业的。在这个大学我洒下汗水,收获硕果,同时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也收获爱情。

二十年后,我送女儿去上了一所真正的她心仪的、漂亮宽敞、充满科技气息、生机盎然的大学。

走在校园,各种教学楼鳞次节比 ,校园小道绿树成荫,池塘里的荷花还在开放,图书馆,艺术馆,仪器设备,大会堂……一应俱全。

帮女儿铺好床,安放好衣物书籍,交代叮嘱一翻,带着希望(虽然二十年前有些遗憾),恋恋不舍离开了女儿的大学。

严肃活泼的大学,丰富多彩的大学,始终是他们、她们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