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我很迷茫。”他告诉我父母很反对自己做这一份工作,在我问到他继续做下去怎么和父母相处、是否想过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这样告诉我。
入殓师,又称葬仪师,是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馆中的职业,这是日本的说法。他告诉我,他做的是遗体整容,美其名曰:入殓师。我希望能通过这一篇算不得正式的采访报道让大家初步了解这一个我们所知甚少的职业,也看看殡仪馆到底是怎样的场所。
工作相关信息
不便透露姓名等信息,就用“他”来代指吧。他告诉我,他今年二十三岁,从事这一行已经一年半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全年无休,采用轮值式工作方法,也就是说他们四天休息一天。有早班,也有夜班。早班七点钟上,下午五点下班,夜班则要从凌晨一直上到上午十一点半。“很辛苦啊!”我由衷感叹,他告诉我说:“不辛苦哦。”之后接着说道:“要是有事情就做,没事情就玩电脑,玩手机,工作还是挺轻松的。”由于不清楚殡仪馆内部的职位分工,我便问了他这个问题。“基本上分为火化工、遗体整容师、遗体冷藏工、接尸工、司机、调度员,还有就是财务、文员、骨灰盒销售及拓展员一类。”他如是回答。在问到他具体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原来是入殓师。“我做遗体整容和防腐工。”“遗体整容是所谓的入殓师吗?”“是的,美其名曰:入殓师。”都说不要问女人的年龄和男人的薪水,可是想要具体了解也只好硬着头皮问了:“冒昧问一句,你们这行薪水待遇如何?不同岗位之间薪水会差很多吗?”“司机、接尸工工资地点,其他还可以。”“具体到几千方便透露吗?”“四千多吧。”他所在的殡仪馆并不算大型的那一类。
入殓师工作
“当初为什么想做这份工作呢?”一直以来有很多职业理想,但是从未想过要从事这一行,所以便问了他。“一开始觉得这份工作很高尚,现在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说实话,你自己对这份工作是否喜欢呢?”“现在喜欢,是因为轻松。”之前他说过没有事情做就玩电脑、玩手机,说起来似乎很轻松,于是我继续问道:“那入殓师的工作应该也不会很忙咯?一天大概整理几个人的仪容?”“平均一天十个左右,他如是回答。”做入殓师这一份工作每天要同尸体打交道,没有勇气的人是做不来的。我问道:“对了,你是无神论者吧?”我想这份工作应该也就无神论者能做了吧。“是哦。”我想果然不出所料,但顿了一顿他继续答道:“我同事还有信奉天主教的。”原来也并非只有无神论者而已。“那你深夜在殡仪馆里值班应该也不会惧怕什么了,你的同事呢?有会感到恐惧的吗?”“都不会恐惧,因为习惯了。”接着进入正题,我问了他一些入殓师相关的问题。“你是入殓师,具体的工作步骤可以说说吗?就是遗体整容的步骤。”“先穿针,然后用水把线打湿,接下来就开始缝合了。”“缝合,是缝合什么呢?”“就是把裂开的肉缝合在一起。”“所以只需要完成创口缝合吗?”因为受日影《入殓师》的影响,我以为会有一套仪式,然而他回答我:“有的是头上的骨头碎掉了,我们得想办法接到一起,然后再把头皮缝上。”原来并不如影片中那样,遗体整容只是做遗体整容而已。但是问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些问题:“有没有碰到伤得很重的尸体?会不会觉得恶心?”想着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有很多还是很恐怖的。“就是血流了很多,感到有点恶心。”接着他又补了一句:“整个头都被压扁了。”不敢细想那个画面。“整个尸体处理流程是怎样的?司机把遗体接来然后呢?”“接来后,放至冻库冷藏,直至火化。”“一般要冷藏多久?”“看车祸或其他的什么时候处理好,什么时候结案就什么时候火化。”看到“车祸”这个字眼后,我问道:“所以你们接到的人是车祸身亡的比较多咯?”“是的,车祸一个月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那还有一些比较多的是什么情况呢?”“夏天溺水的比较多,因为我这里是海滨城市。除此之外,还有高坠,自杀,命案,病故。”由此可见,大家要注意出行的交通安全,夏天游泳也要小心一点。“溺水?据我所知溺水是会水肿的吧,这个时候你们要做什么?”这个时候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直接给我说:“你要看溺水死亡的照片吗?”由于曾经看过溺水死亡的人像照片,觉得很恶心,我立即道:“不不不,我心里承受能力不强。”虽然最后他还是给我看了,还好,还可以接受(你们要看吗)。然后我又再问了一遍:“溺水身亡怎么整理仪容?”“溺水在大城市会抽腹中的水,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高科技。”“那你们那边溺水是不处理的吗?”“是的,没办法。”他继续补充道:“脸部也会处理。”在我追问怎么处理的时候,他说:“不知道,我也不会,一般是化妆。”我想到之前他有说遇到整个头部压扁的,就问他:“高坠的,头部有摔烂的吗?”“有,不过手机没拍照片。”(谢天谢地没拍照片)“那这种怎么处理?”“就是之前讲到的缝合技术。”“那么神奇?大概可以复原到百分之几十?”我以为这可以高度还原,然而他回答我:“百分之零,有的时候是完全变了个人,就是整出人形而已。”“所以只是处理得不至于太难看吗?”“嗯。”一直好奇入殓师的职业设置原因,就趁着一次问了他:“你觉得为什么会需要入殓师这个职业?”“毕竟家属看到自己的亲人变成这个样子,很痛心,还有的死者同学,亲人要来见死者最后一面,总不能头裂开着的让别人见面吧,人家看了也会害怕。”因为追悼会也会在殡仪馆举行,所以入殓师为遗体修容,让他们能以一副不那么差的姿态,安详逝去。
家人的态度
每天和尸体打交道,我想或许会有家长不支持,觉得晦气,所以问他:“那你爸妈支持你做这份工作吗?老人家会不会觉得不吉利什么的?”他立即回答道:“不支持,很反对。”“那你是怎么看的?”“我很迷茫。”“据你所知,你的同事们有你这样的情况吗?”“有个别有。”“那你怎么和父母相处,如果还继续做的话,有想过吗?”“我也不知道。”然后我把话题转开了,因为这个问题实在会让人陷入两难之中。我的想法是,职业就是职业,并没有什么区别,每一个职业都是这个庞大社会运转齿轮的一颗,这个社会少了哪一颗齿轮其运转都会受到影响,确实应该考虑父母的感受,不过也希望父母能相互包容,予以支持,毕竟,入殓师也不过是万千平常职业中的一种。
结
后来我问了他第一次工作的情形是怎样的,是否记得。“第一次工作就是在太平间为逝者更衣。”后来我问:“你当时的心情怎样?第一次做有什么想法吗?”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在聊天的过程中有和我说过今天早上一直上到十一点多,下午休息没空,明天就休假一天了。我想时间差不多到了便不再问什么了,于是告诉他先这样,下次有空再谈,下班了好好休息。他也没有拒绝,直接说:“嗯好,再见。”如果没错的话,他应该是从凌晨一直上到现在,虽然工作轻松,不过这样一夜熬下来也的确很累,所以不便再问。
这一次聊天的过程中,我对于遗体整容师这个群体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工作也并非有什么特殊性,与其他的工作无异,不过是我们不常接近才会感觉这类工作异于平常。一切神秘只有亲自走近迷雾才会散开,拨开迷雾后我们所看到的亦是一种平常。
以下是他所在的殡仪馆内部照片。
再此表达我对他的诚挚感谢。
2015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