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玩具总动员》:其实是变态总动员

来源:东饰资讯网

我不是太喜欢《玩具总动员3》,当然,仅仅是相对于WALL·E和UP而言。

《玩具总动员3》是一部内涵相当丰富的电影,尤其是作为续集电影更加难得。但是电影在某些方面的处理,我不太感冒。

总的说来,主要有两个地方我不大喜欢。

一方面,热闹欢乐的场面和明亮艳丽的画面贯穿全片,使电影像一部合家欢的冒险喜剧,冲淡了电影分离和告别的主题。“玩具总动员”系列的第3部电影与第1部已经间隔10多年之久,而距离第2部上映也超过了10年。当年看电影的孩子可能现在都有自己的孩子了。因此,《玩具总动员3》选择让1和2中的小主人长大成人,即将离开家去上大学,这个想法是很好的,拉近了和前作观众的距离。

所以,本片就有了多重分离和告别的含义,首先,是小主人安迪和玩具之间的告别,还有他和母亲的分离。其次,也是和他自己童年时光的告别。最后,还有伍迪和其他玩具的分离和告别。更重要的是,这些分离和告别是要为玩具们最后重新在一起做衬托的。

虽然有这么多可以渲染的地方,但全片在紧张快速的节奏中,导演带着观众和玩具们一起历经各种冒险,勇斗邪恶大反派,逃离“1984”,认识新朋友等等,待电影来到尾声时,我们才忽然想起,原来他们是要分别的呀。于是,电影又在一片匆忙之中,让他们分别完成了告别,可是我还在想,大反派还没挂呢。电影热热闹闹了大半场,最后想来点伤感的调子,但是电影的主基调已经定了下来,想变调都很难。这就好像一场球赛踢了85分钟才想起己方落后来着,然后赶紧换上替补前锋准备反扑。

作为冒险喜剧,《玩具总动员3》很棒,作为传统的剧情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许有人觉得《玩具总动员3》仅仅是一部动画片,以剧情片来要求它未免太苛刻了些。这样说也许没错,不过想想《玩具总动员3》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电影,这样的吹毛求疵对皮克斯而言不是坏事。

另一方面,与其他个性鲜明的角色相比,我觉得,本片中的大反派抱抱熊莱索托的形象太僵硬了。导演似乎一心要把抱抱熊描绘成一个无比腹黑,心机重重,不相信任何人的邪恶大反派。这样刻画倒也没错,他曾经是主人最喜爱的玩具,并且形影不离,最后却惨遭抛弃,并亲眼目睹自己被一模一样的玩具所取代,从此颠沛流离。这种心理上从天堂到人间的巨大落差使他变成了这种性格。

一般而言,邪恶大反派最后会有两种结果。要么是一黑到底,鱼死网破地和主角斗到最后,然后被主角消灭,或暂时失败。还有一种则是经历生死时刻,被主角救下,然后顿悟出世间还是好多人的想法,开始全新的生活。就抱抱熊而言,哪种结果都说得通。

在本片中,导演却安排了伍迪救了抱抱熊,抱抱熊却遗弃伍迪一行人,独自而去这一桥段。于情,伍迪对他有救命之恩,即便不能把酒言欢,冰释前嫌,也可以好聚好散,各走阳关道。于理,伍迪等人也只是想回到安迪家而已,对他统治阳光幼儿园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况且他在阳光幼儿园也已经失势。或者他打心底就不相信人心善恶这个东西。他可以因为主人的抛弃而为恶,却不能因为有人救了他而为善。所以我就觉得,抱抱熊这个角色一点都不真实,更像模式化的反派形象。也正因为这一段剧情,让电影像一个发生在虚拟世界黑白分明的童话,而不是隐喻现实的灰色寓言。

所以呢,相比WALL·E和UP游走于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玩具总动员3》有些虚无飘渺,遥不可及。

其实人本无所谓善恶,只是相对来说的,很多所谓的恶人行恶也只是形势所迫。所以我就更不理解了,闹了半天,原来这是个心理变态。导演,你到底要闹哪样。

联想到在1里面,邻居的小孩是个玩具虐待狂,2里面,玩具收藏家是个猥琐的小偷,而到了《玩具总动员3》,则变成了被遗弃的心理变态的玩具。总之,都是变态,“玩具总动员”不如改名叫“变态总动员”算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