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学习的第四节课
一、开篇得到
当我们有了改变的方法,却仍然无法完成改变,原因并不能简单归纳为自己意志力薄弱,而是:
1.仍然没有脱离心理舒适区;
2.仍然不太了解自己;
3.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适应机制,改变却要求用另一套适应机制。
因此,是心理舒适区阻止我们改变,所以需要:
1.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
2.需要改变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3.需要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二、心理免疫X光片:四栏表
生理免疫系统: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外来微生物
心理免疫系统: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阻碍我们发生改变,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这种平衡和稳定不一定正确合理,只是积年累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
心理免疫系统本质:焦虑控制系统,体现在每一个阻碍改变的行为中。
心理舒适区: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觉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于是我们又回到老办法,即回归心理舒适区。
举例艾米的例子,这是一位有想法,但是在会议中不好意思说出自己想法,最后表现的毫无存在感的女生。
X光片分析:
1.想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心理免疫系统能识别的行为目标,比如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2.自己正在做的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为自己带来隐秘的好处;
3.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秘的好处;对于好处,可以提问:如果不这样做,最担心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是什么?
4.心里有一个重大假设,假设隐藏在不想要的行为背后,正是这个假设,让这些行为所谓的“好处”成立了。
“假设”在大象心里运转,骑象人通常只看到大象的情绪,但是并不知道大象在怕什么。
改变为什么很难发生: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不能责怪那些阻碍我们改变的行为,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因为它们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那个弱小的、容易受伤的你。——解决方法:离开旧的保护伞,寻找新的庇护所,自己逐步变强大。
三、行为改变工具箱之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
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是一种工具,把情绪这头大象的语言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听懂的语言,让我们看到,到底是什么阻碍我们改变。
拍X光片时的四个步骤:
1.你的改变目标;
2.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3.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4.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
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同样,如果你不知道阻碍改变的力量,不知道这种力量背后的重要假设,看起来,你是活在常识里,实际上呢?你是活在自己的假设里。
四、下一步行动
将潜意识通过心理免疫的X光片找出来并看到,这样,就可以在意识里思考它们。
把想要改变但始终无法顺利实现的事情放进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里,照出自己心里真正害怕的东西,看见——解决——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