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西口·杀虎关口

来源:东饰资讯网

出和林格尔,东南行55公里,入山西右玉县境。沿途植被渐密,暑气渐消。由山顶进入山谷,闯进雨帘当中。四周群山呼云吐雾,悉数朝山谷喷来。山顶的长城遗址,身影模糊,仍可辩视。望见两座新建的城门楼和一段城墙,知道杀虎口到了。下车,打伞。

公路两侧的仿明清建筑,是店铺和民居。西侧是停车场,东侧是杀虎口历史博物馆,广场上塑了一座康熙西征骑马雕像。

原来担心杀虎口会和水泉堡一样,看来,基本旅游条件是具备的。雨势不减,登山去长城遗址的念头随之打消。若要体验登长城,杀虎口没法与八达岭相比。杀虎口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是先进博物馆,了解点初步知识。

杀虎口,古称参合口,唐时称白狼关,宋时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由此出关,即走西口,走西口成为流民图时,杀虎口被习惯称作西口。其东为塘子山,西为大堡山,东西两厢以长城连接,两山夹峙,由东北向西南形成一条3300米狭长走廊,形成天然关口,苍头河逶迤其间,山崖陡立,两厢雄险,口外长城呈半月形环抱其北。苍头河继续向西北流入峡谷,即闻名于史的盘绕百里的“参合陉”。苍头河南行约10多公里,即右玉镇,唐静边军城所在。

以苍头河谷为轴心的这条通道,杀虎关嵌其口,“乃直北之要冲,扼三关而控五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赵武灵王统率其训练成功的骑兵由此向林胡、娄烦进军,战国后叶,匈奴大举南犯由此入塞。汉代名将李广、卫青抗击匈奴的雁门攻防战,由此入塞或出塞。相传,有落雁之容的王昭君,也是由这里出塞和亲。

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借口起兵讨奸清君侧,迅速攻下洛阳,兵指潼关,长安震动。唐玄宗做出一个并未昏聩的决定,任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在唐玄宗惊叹“(河北道)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耶”之时,郭子仪率精兵由宁夏灵武北上渡过黄河,在振武军城(单于大都护府,今和林格尔)击败安禄山骁将、大同军使高秀岩,乘胜向东南进击,突破长城天险杀虎口,一举攻占河东战略要塞,进入塞内桥头堡——静边军城。叛军面临中腹被切,首尾不能兼顾的危险。安禄山大同军兵马使薛忠义倾其众反扑,被郭子仪大破,随后,郭乘胜东进云中,南收马邑,复雁门关,打通南下河东、东下河北的战略通道。这次千里奇袭,奠定了郭子仪中兴股肱的地位。

明正统至嘉靖年间,杀虎口和右玉城做为军事要塞,战火不断,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破。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蒙古俺答汗之子辛爱的妾叫“桃松寨”,与辛爱部下的一个头目鬼混,被发现后慌忙投奔明朝,当时的大同总督杨顺,为请功邀赏,将其送进京城。辛爱为此率部进攻杀虎口,然后包围了右玉城。无奈之下,皇帝同意放还“桃松寨”,但辛爱反加强兵力,同时又向大同、宣府一带长城发起了进攻。右玉城军民浴血奋战,守将阵亡,有一位叫尚表的在家休息的武将,自愿担任了右玉保卫战的指挥。从九月坚持到第二年的四月,城内军民绝炊断粮,牛马牲畜也被吃光。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候,明朝大军到来,解了右玉之围。这场战争之后,重新加固修缮了杀虎口和右玉城以及杀虎口一带的长城。

明末清初,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生产力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去归化”,“觅食求生”。当时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迁徙群体。与走西口流民同行的,是晋商的驼队或马队。

明隆庆五年,蒙汉“互市”,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马市重新开放,一条商路在盼望和平中诞生。

更大的商机,是康熙三次西征带来的。第二次西征时,康熙亲率中路大军,驻跸杀虎口,并将杀胡口改为杀虎口。杀虎口作为后方大营,粮草、马匹、兵源等等一应战备具全,有些事情官方包揽不下,怎么办?交给商人。

至此时,杀虎口和右玉城迎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当地人称“小北京”。清末年间关税还有13万两之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发祥地就在杀虎口。

从博物馆得知这些血与泪与火与冰与赞歌的历史,撑着雨伞,背长城而行,过通顺桥,踏上晋商古道,石块嶙峋,如遗骸支离破碎,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场景似在眼前。

雨宁,树后闪出一座城门,土墙崩坏,近前,门额上书“杀虎堡”,堡内约十数户人家,老院,石墙,低檐,陋室,大门敞开,不见主人。由土堆上得城墙,坐在杀虎堡城门边,《走西口》的旋律挥之不去。

杀虎口,近乎浓缩了一部古代战争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