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前两回都是来打秋风的,回回成功,第二回更是满载而归,超额完成任务。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仔细分析下来,刘姥姥情商高的可以。
何谓情商?情商,首先在于调控自身情绪和管理自身行为倾向,其次,才是洞察他人行为动机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刘姥姥可是位调控情绪的高手。众人拿她当猴耍,取笑她找乐子,她愣是没发脾气,相反,还配合众人当个小丑。那她是怎么做到的?
鸳鸯拿出「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让刘姥姥吃酒,众人等着看好戏。这事要是搁林妹妹身上,指不定咋闹,肯定心中大作:这般作弄,当真看不起我。
而刘姥姥咋想的呢?
「不过诓我多喝两碗。别管他,横竖这酒蜜水儿似的,多喝点子也无妨。」,拿出杯子后更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这杯子精妙绝伦,能卖个好价钱呐!我猜,她心中暗想:可劲闹吧,我又好再多笔钱财!
刘姥姥面对众人戏弄,内心积极的信念引领她不发脾气大闹,进而做出恰当的行为。
她的第一步,就是改变表情。文中,我们看到,每次戏弄她以后,刘姥姥先笑。
卡耐基曾说:“假如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态度往往就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忧虑。”情绪也一样,假装微笑,让你的心情也真的变好起来。
刘姥姥不仅笑,而且还用幽默的语言,再次逗乐贾母和众人,实在是高,交际能力强悍!王熙凤将花簪了她满脑袋,众人哄笑,她笑道:
“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
“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引发共情
贾母和刘姥姥年纪相差无几,同龄人之间比较容易产生共鸣。看着刘姥姥75的高龄,依旧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觍着脸打秋风来维持生计。再看自己荣华富贵,儿孙绕膝,越发同情刘姥姥。
而贾母想留这个老人陪着自己说说话,王熙凤等自然清楚不过。这才给了刘姥姥机会,一步一步获得超额救济。
唤起他人内疚感
凤姐儿和鸳鸯联合,设计捉弄刘姥姥,让她在开饭前胡乱吼上一通,别以为刘姥姥糊里糊涂,看不出个鬼心思。事后鸳鸯问刘姥姥可恼了?刘姥姥答:
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本来就知道所谓的嘱托是戏弄,却依旧按鸳鸯所说的在开席前乱吠。让鸳鸯和王熙凤产生愧疚感,最后鸳鸯送了刘姥姥一些衣裳,王熙凤送了半炕东西。
人在犯了些错误后,总是心有戚戚,而通过帮助他人会让自己的良心好过点。
助人者自助
刘姥姥用迷信帮了王熙凤一把,提议为巧姐儿送崇,后巧姐儿果然睡着了。又替巧姐儿取名,“以毒攻毒”的名字,保证巧姐儿将来逢凶化吉。
由此,王熙凤一改之前对刘姥姥的轻蔑。更在贾府败落之际,将女儿巧姐儿托付给刘姥姥抚养。足以见得刘姥姥知恩图报。
别想着毫无付出,就可以得到他人慷慨解囊。人情往来,只进不出,怎么行?刘姥姥还送了一堆瓜果蔬菜上门,礼数到了,事就好办多了。
当对方时间充沛时,寻求帮助会容易的多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求赞助时,王熙凤接待,但那时凤姐儿很忙。在见刘姥姥的时候,管事的媳妇们都在外面等着回事。最后20两银子打发了刘姥姥。
而二进大观园,贾母设席,邀请一道游园,又邀刘姥姥和板儿在荣国府住上了几天。时间充裕,奠定了刘姥姥最终得偿所愿的基础。
真诚的赞美
刘姥姥听了,喜的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这夸的,真是让人心花怒放!《人性的弱点》中,有个观点:赞美和尊重,都是在真诚的基础上才有用。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游园时,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土地。问她为什么,她答:仔细姑娘们的绣花鞋脏了。如此贴心,真让人觉得舒服、感动。
总有那么多心存善念之人
贾宝玉和平儿都是善良之人,贾宝玉在妙玉要扔了刘姥姥用过的「成窑五彩小盖钟」的时候,提出把茶杯送给刘姥姥,卖了还能讨生活。
平儿一向富有同情心。送了姥姥衣裳、包头、绒线。并且言语中毫无贬低刘姥姥的意思,还让小厮帮她搬东西。
这一次,刘姥姥用过人的情商,赚了个锅满瓢满。最后成果:王熙凤和平儿置办的半炕东西,王夫人送的100两银子,贾母和鸳鸯送的一包袱衣裳吃用,宝玉送的成窑钟子。
服不?!
文/似水君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我,简信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