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作为成年人,可以试着去注意孩子们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无忧无虑的天性,他们为当下而活,也活在当下。努力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这种天性,但在现实中,这个世界会不断试图从他们身上剥夺这种天性。——《练习的心态》
感想
活在当下,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快乐,减少更多的烦恼,但活在当下的心态与能力已经越来越难得。
在《练习的心态》这本书中提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尝试着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孩子。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教会父母很多,比如说活在当下。
孩子们很少去思考明天,思考未来,他们总是想的是怎么样在当下好好地吃,好好地玩儿。孩子们可能在上一秒还在哭闹,但是在下一秒,当他们看到一个新的玩具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马上转移到这个新的玩具上了,哭闹也就停止了。
但长大以后的我们呢?一个简单的玩具是很难把我们从之前悲伤的情绪中拉出来的。这个悲伤的情绪需要有一个慢慢被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天,一个月,甚至是一年。
前两天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人类简史》,里面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农业革命。书里面提到农业革命的产生,改变了我们很多的行为与思想,其中有一条就是它让我们变得不得不去思考未来。
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心思考虑下周或下个月的事,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人类简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农业革命以前,我们人类过的是采集与狩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容不得我们对未来想太多,每天都是变化的,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
但是农业革命以后就不一样了。我们需要去考虑未来。因为我们种了谷物,期待着它风调雨顺,来年有一个好收成。除了谷物,我们还养了家禽。我们害怕洪水,旱涝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有未雨绸缪的能力。在未来某一天食不果腹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有东西可以吃。
看完了书中对人类历史的描述,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活在当下的原因了吧。虽然现在的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农业经济的时代。但我们依然有很多需要自己去未雨绸缪的东西。如果只是单纯的活在当下,我们很难抵挡未来某一天的“自然灾害”。
孩子为什么快乐呢?因为他们不需要去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这样的“自然灾害”已经人为的被父母挡在外了。但是作为父母,也不要一味的被“活在未来”所裹挟。因为这样会让成年人的世界压力更大,更难体会到当下的快乐。
“活在未来”必不可少,因为我们需要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样的意识已经被刻在了我们人类的DNA里。但我们也要向孩子学习,学会从未来中抽离出来,好好享受当下,减少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