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NO.71 理性的局限-《套利的常识》

来源:东饰资讯网
图片发自百度图片
我们的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悉的事物确信不疑,高估了自己对世界的了解,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丹尼尔 卡内曼

本山: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

海燕:不是不想长,这属于人的有限的理性。

本山:啥玩意儿?

海燕:我问你答,敢不敢?

本山:小样儿,你敢问我就敢答。

海燕:说这么一个事,老王头摆了一个场子,抛硬币压正反,现在前五次都是反面,问这第六次你会不会双倍压正面?

本山:那还用问,必须的。

海燕:你看,错了吧。这叫代表性判断,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形下,会依靠事物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及其他原因。每一次抛硬币的概率是相同的。

本山:啥啊,数学啊,不知道我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么,再来。

海燕:A英文单词首字母是k的多,B第三个字母是k的单词多,选吧。

本山:妈呀,英语啊,不知道我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么,来在场的观众朋友们一起喊出来。

众观众:A

海燕:你看,人们往往以自己熟悉与否作为判断的依据,这就是熟悉性判断。人们偏好于熟悉,因为越熟悉越安全,越熟悉越安全。这个题正确答案是B。怎么样,赵老师?

本山:你就不能考点我擅长的吗?

海燕:好,您擅长小品,那我就设定一个买东西的场景,说在商场里同样的衣服,您会买原价1000,现打五折500的,还是买原价600,现价500的。

本山:在商场里啊,我一般只看不买。

海燕:大部分人还是会买原价高的,感觉占了大便宜。在判定过程中,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来调整对事物的估量,这是锚定判定

我们今天的决定为的是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弥补过去的错误。                                                            –丹尼尔 卡尔曼

海燕:请听题:

1有人给你1000块美元,请选择:

A50%概率赢的1000美元,

B:肯定会得到500美元。

2同样有人给你1000美元,请选择:

A50%概率失去1000美元。

B肯定会失去500美元。

1题的考点是:见好就收的确定效应

2题的考点是:损失厌恶的反射效应

但是无论1或2题的两个选项的期望值都相同,也就是说两个选项是一样的。人们的选择的偏好就是理性局限的表现。当把第一题A项改为60%的概率赢1000美元,我们通常还是倾向B选项。如果是理性的人,此时应当选A了,因为A的期望值600>B的500。同样我们改一下第二题的A选项为60%的概率失去1000美元,人们通常还是坚持选A。理性的人应当选择B,因为A的期望值600>B的500。

这几道题下来,你是不是对理性又有了点新认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