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求点评「0824作业No.7」做的痛苦做完轻松的一份作业

来源:东饰资讯网

R原文片段

杜德林阐明了在难题解决过程中的每一阶段能够和应该问哪些问题,以获得信息、激发思考、深刻洞察,并将学习成果付诸实践。提问被用来开启各种可能性、澄清意义,并通过四个阶段将难题解决过程结构化。具体说来,他针对难题解决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提出了最适合该阶段的提问类型:

  难题陈述和重构阶段:“是什么”这类问题最适合该阶段;这类问题能够帮助团队收集关于难题情景的细节信息和描述,同时帮助团队增加成员理解真正的难题是什么,进行重构并达成共识。例如,“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  难题分析阶段:在该阶段,“为什么”这类问题最有效,例如,“这一点为什么重要?你认为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你为什么有那样的感受?”

  假设提出或诊断阶段:“怎么样/如何”这类问题能够帮助团队和个体用试验性的理论假设来解释和阐述难题:“这个难题与其他难题有哪些相似或不同?你会如何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要怎样进行干预?”

  行动阶段:在该阶段,团队将对行为进行描述(测试不同的行为)或对推断进行分享交流(测试不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再次成为重要的问题。“所有这些对将来要采取的行动有什么意义和影响?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I对原文的描述

不同阶段的提问类型及问题的目的

1、难题陈述和重构阶段

全面收集信息类,还原事实,找到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难题,以及有哪些资源。

挑战主观假设类,理清事情不是主观臆断而是真实的。

引发深入思考类,对要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探寻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2、难题分析阶段

引发深入思考类,通过问题提出,对难题进行分析

3、假设提出或诊断阶段

引发深入思考类,在这个阶段,提出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假设,探寻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4、行动阶段

激发高效行动类,让难题所有者可以真正采取行动


A1便签

引导孩子的困惑:

7月有些焦虑,孩子开学6年级,初中住校。这是我和他朝夕相处的最后一年,想要引导他的地方太多:运动,饮食,阅读,专注,沟通,自理,快乐……的习惯和能力。千头万绪中不知要做什么。

我问自己:你认为目前对孩子成长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什么?“高效的学习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高效学习的能力,他不会被繁琐的作业困住,有机会发展兴趣和玩耍,掌控自己的人生。

A2便签

回顾第一次作业中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为区别开,下面改为难题),按照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的问题类型,设计一组问题,尝试梳理和解决自己的难题。并请用问题进行自问自答。

难题:想要每天做一个包,这对我很重要也是喜欢的事,但却拖延着无法行动。

1、你想通过每天做一个包实现什么?     磨练技能和专注力,打造个人品牌

2、还有其它的方式么?                   前期2天做一个更容易实现

3、不做可以吗?              不可以,不做这件事我会觉得人生没有方向。

4、一个包需要几个小时?                6小时(啊好多啊)

5、不能完成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时间安排

6、如何调整做包频率最适合目前的状态?           一周做2个包

7、如何安排一天二个包的时间和步骤?

每天晚上散步回来7:30-9:30做包时间;

周一周四:画图打版(60min)配布(30min)裁剪(30min)

周二周五:缝制(120-180min)

周三周六:拍照(30min)整理发布(60min)

8、还有什么更简化的安排吗?

2个包同时进行每一步操作,更省时间,精力

周一:画图打版2款(90min)配布2款(40min)

周二:裁剪2款(50min)缝制配料2款(60min)

周三:缝制主体2款(120min)

周四:拍照(30min)整理发布(90min)

9、按这个计划执行的机率有多大,1-10分你打几分

8分,9月中旬开始执行。


写到这里心里轻松了很多,困扰我近一年的问题了。一直觉得自己没时间,坚持不了,现在静心去思考需要的时间,和具体的时间安排。看到是可以做到和执行的,更有信心和动力了,加油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