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幸福马上来,这部加长版的春晚小品,你看笑了吗?——不好意思我不知

来源:东饰资讯网

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家里的重头戏就是过年四部曲——吃年夜饭、看春晚、看烟花、收红包。

年夜饭都是往丰盛里做,春晚节目也是极尽精彩,烟花总是绚烂好看,红包总是大大的。年初走亲戚串门时有大人问起,“今年过年开心吗?”,我都是猛点头:“开心开心,最开心了!”

长大了,渐渐也不那么期待大年三十了。每年必备的鸡鸭鱼肉,再怎么变换做法,也腻味了;每年必看的春晚歌舞小品,一年比一年乏味;每年期待的烟花表演,因为年中总能看几次也不会期待值爆表;至于红包嘛,长大了也就意思意思了。

这次看到冯巩导演的电影《幸福马上来》,还看到一溜儿眼熟的主演名单,上过春晚演小品的,演过喜剧片的:冯巩、毛俊杰、牛莉、涂松岩、贾玲、白凯南、张小斐、岳云鹏等等,二话不说,买票了。

心里还是挺期待的,因为春晚必备吉祥物冯巩,因为心里的那一抹情怀。由于是在预售时就买了票,等待电影上映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就刷刷花絮,看看预告片,也是挺开怀的。

到了上映的时候,工作日下午,整个影厅上座率约达50%。电影开场的那一幕,当冯巩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听见了整齐划一的轻笑。大概大家看到了冯巩,都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吧。仿佛下一秒,大屏幕上的冯巩就会脱口而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电影围绕着冯巩饰演的男主人公马尚来展开。马尚来退休后不顾妻子反对,坚持开了一家调解工作室,继续他的调解员生涯,就为了帮街坊四邻们解决生活中的大小事儿。电影主要讲述了马尚来参与调解并取得成功的四件事情:

夫妻因琐事经常吵架;

夫妻因婚前整容问题引发的离婚闹剧;

拆迁商与钉子户的对立;

家长凑钱送孩子上戒网瘾学校等。

还是熟悉的小人物,还是日常的生活小事,冯巩想通过琐碎的小事展现出广大的人生道理,以小窥大刻画出人生百态。特别是有涂松岩扮演的茅雪旺在一旁上蹿下跳作对比,更是体现了冯巩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夫妻矛盾、村民为宅基地械斗、碰瓷、为情感轻生、整容、钉子户、网瘾少年及其家庭等等。

电影涉及的社会痛点很多,但电影里表现得很表层,让人感觉只是在表面上轻轻带过并未深入,戏剧转折也稍显生硬,特别是两个重头戏,钉子户和网瘾少年事件的解决,只是谈谈心说说感想,或者见义勇为一下就过去了。仿佛嬉笑怒骂间轻轻说下话动动身子事情就解决了。

纵然中间穿插了几个小笑点,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记忆中好的春晚小品,好的喜剧电影,都是披着喜剧的外皮,裹着引人深想或者深刻批判社会现实的内核,让人在嬉笑怒骂中悄然体会人生道理。而《幸福马上来》则是让人轻轻一笑,甚至有些地方还笑不出来,然后就没了。

仿佛是一盆温水倒身上,擦干净就行了,只涉及表面,不走心。

看着看着,我就走神了。这电影太像近年的春晚小品了,只是时长比春晚小品要长,故事也比春晚小品要多,或者说这电影就是春晚小品串烧。特别是电影结尾时的歌舞,真的是春晚小品的标配,妥妥的。

近些年看春晚小品,已经没有小时候那种盼望了,也不怎么笑得出来了,小品里的梗,越来越不好笑了,越来越耳熟眼熟。当一件事情第一次出现时是新鲜,第二次出现时是重复,第三次出现时是令人厌烦。同样地,梗或者段子亦是如此。就比如这电影中牛莉扮演的马尚来老婆,跟收废品的砍价最后白送的事儿。

但看花絮,看预告片,感觉冯巩为这电影还是费了好多心思的,电影中好几场激烈的戏份(跳楼、飙车、跳车等)冯巩都亲自上阵。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冯巩真是用心良苦。光是这点敬业精神,值得赞赏。

刚开始的时候影厅里还是能爆发出笑声的,逐渐地笑声就减少了,再后来基本上就没有了。坐在我右侧的姑娘,在电影上映后约40分钟开始,就频繁地看手机,到后来干脆低头刷微信,手机的屏幕就没有暗下去过;坐在我左侧的一对母女,电影上映后约1个小时,女孩儿就开始吵着闹着要去隔壁影厅看别的电影,她妈妈一直低声劝着:电影快结束了,先把这个看完我们再去看别的!

电影一谢幕,大家很利落地走了,没有丝毫的留恋。

附一个豆瓣评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