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竹
说实话,很多年没有追国产电视剧了。直至看到网上好评如潮的《琅琊榜》,刷了一遍剧,看过原著。“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很感动作者写意的别样江湖,理想朝堂。
一
作者以武侠小说的形式,叙述一个赤子从武将到谋士,如何用他短短的一生担起家国复兴的大责的载体。这种方式是很童话化的,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倾向。
十三年前的天才少年,与父帅出征阻击大渝后,赤焰军惨遭陷害,七万忠魂命丧梅岭。从鬼门关归来的林殊,已变成手无缚鸡之力,武功尽费的病弱书生。面对心爱之人又不能爱,多少离情与大业比都能抛下。这不能不叫人痛惜。
凤凰涅槃后的林殊,化名梅长苏,要为赤焰将士以及祁王沉冤昭雪。以阴诡谋士的身份,助靖王参与夺嫡,一步步登上权利的顶峰。
大渝出兵北境危机时,他扬鞭跃马,束甲出征,用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捍卫大梁边境和平。两年翻云覆雨,似是换了天下,唯一不变的是他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
胡歌很好地诠释了梅长苏,他总是拥裘围炉,低眉浅笑,语声淡淡,脸色苍白如纸,手指寒冰如铁,高深莫测。做为一介布衣,阴诡谋士,没有大的肢体语言可表达,却用细腻的表演演活了梅长苏。
剧中好几处雪夜的惨案,“下雪了,最适合杀人了”,这句话深沉又无情,他有屠夫之勇,运筹帷幄,算计险恶人心。利用敌方的弱点层层布局,环环相扣。从悬镜司夏江手里劫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高深的智谋与决断。
当霓凰郡主问他,还剩下多少时间时,他违心地说:“十年”,霓凰伤心地伏在他怀里说:“够了”。他双手紧紧地拥着她,眼睛努力地望着天空,努力不让自己落下泪来。眼神是那么空蒙又那么虚幻,那么无能为力。
一位编剧曾这样谈过他的创作感想:若干年后,观众会淡忘情节,记不清谁做过什么;但是,他们会深深记住,哪一个角色是一个怎样的人。好的作品让人物会立起来,这才是成功了。
二
喜欢琅琊榜的一大原因,是它成功塑造了主角形象——梅长苏。在他的身上,融入了少年的意气和老者的深沉,同时,他心中未泯的慈悲和善良,给无情的党争权谋,抹上了明亮而温暖的底色。这是作者心里坚持的,让人感动的地方。
梅长苏没有成为一个杀人如麻,为复仇不计后果的阴诡小人。每算一计行一步,尽量不伤及无辜。直到梁帝愧疚的一跪,他并非为了个人家仇雪恨,而是为了改变这阿谀奉承小人当道的朝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念念想着怎么样让人民的生活更好,怎么样让人民的福利更多。
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而不是在朝廷里面的时候,也念着国君、念着人民,怎么样做才能对国君、对人民有好处。这不正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萧景睿说,“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而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我之所以这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
景睿待梅长苏如父如兄,一句“我愿意”,闻者动容。世间的多少事,都这么心甘情愿,默默付出,那得少去多少争端。
梅长苏说:“景睿这孩子实在可惜,希望他永远保有赤子之心。”梅长苏的心里愧疚,对他及莅阳长公主时常关照,总是设法周全。
三
喜欢琅琊榜的第二原因,宣扬美好善良的人性。书中贯穿其中的精髓,是儒家的“仁、义、礼”,“讷言敏行”。
凡仁之爱亲、敬兄,与夫父母之爱子,都怀着真挚之情。
靖王萧景琰,军中素有威望的大将军,战功累累、靖边有功的成年皇子,林殊最好的朋友。
一直坚信大皇兄与林家是被冤枉的,因此被父王冷落了十二年。但无论面对再多的不公与薄待,他也不愿软下背脊,主动为了当初的立场向父皇屈膝请罪。只是默默地接受一道道的诏命,奔波于各个战场之间,远离皇权中心,甘于不被朝野重视,只为了心中一点孤愤。
梅长苏对景琰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重情义的景琰知道真相后对他并没有怪过一分,而是把所有痛苦和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怪自己怎么会认不出来,趴在母亲膝上痛哭。
琅琊榜:不是书粉又不是胡歌粉的观众,为什么会眼前一亮靖王之母静妃,她清素淡雅,寡言少语,在自己儿子靖王不受梁帝器重,甚至一度要被排挤出朝野的情形下,静妃选择了隐忍。她与靖王一同不卑不亢,在政治路线上步步为营,凭借着自己的忠诚与智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拥护。
不屑于玩弄权谋,但是她有过人的智慧,想在夺嫡路上走的更远靠的不是心计而是忠诚。乐器里的笙箫,有着袅袅的余韵;像暗夜盛开的夜来香,有沁人心脾的留香。
四
这部剧相比其他国产剧来说,制作精良,精美的服装,道具逼真精良。随意一处景致,堪称墨染的水墨画,让很多既不是书粉又不是胡歌粉丝的观众眼前一亮。
虽然也是讲皇子夺嫡的宫斗故事,不过贵在有底线。剧中主要人物——最终获得成功、登上宝座的靖王,其夺权初衷并不为皇权,而是要平反一桩奸臣诬陷忠臣致死的血案。
重要的演员阵容精良,无论主角还是配角,表演都一丝不苟,诠释到位,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水墨浸染,浓墨散开,《琅琊榜》所强调的兄弟情、君臣礼,对真相的追寻、正义的匡扶,让《琅琊榜》跟其他宫斗剧比起来,多了一层在当今社会已经少见的政治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这是极难得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