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悼念|葛存壮:葛优父亲之著名艺术表演家背后的秘密

来源:东饰资讯网
葛存壮

据消息报道,2016年3月4日8点33分著名表演艺术家葛存壮因脑梗引发心脏衰竭去逝,享年87岁。

回顾葛老几十年的演艺生涯,塑造了几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深得观众喜爱。在饰演的众多角色中,且尤以《红旗谱》中的地主恶霸冯兰池,《矿灯》中的日本经理“岛田”、《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小兵张嘎》中的日军龟田队长、《南征北战》中的蒋军参谋长等最为成功,并因此享有“反一号”的美誉,与陈强、陈述、方化和刘江一起被人们戏称为中国影坛“五大坏蛋”,闻名全国。

当然,“五大坏蛋”的称谓实际上是对五位老演员献身中国电影事业、演技过人的褒奖。除此之外,葛存壮还撰写过一些理论文章,有《扮演反面人物的点滴体会》、《从冯兰池到闻一多》等。

1、一把小提琴入演艺

葛存壮,1929年生于河北饶阳。“读过私塾、闯过关东,学过提琴,当过护士。”1947年初冬,18岁的葛存壮偷偷瞒着家里,报考了文工团,却凭借一首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曲《月牙五更》,获得赏识,顺利通过考试,进入文工团。

可是,他心里又担心害怕,害怕父母和长辈说他是“戏子”,不走正路,而谎称在图书馆就任图书管理员。然而,事与愿违,事情总是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一次,葛存壮在台上演出时,与父亲撞个正着,却不料父亲对他的表演很是赞赏,这让他悬着的心落了地。就这样,葛存壮凭借着一把旧小提琴,开始了他长达60年的演艺生涯。

2、“跑龙套”开始了配角生涯

1953 年根据组织安排,葛存壮从东北电影制片厂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与电影真正的结缘。进入电影制片厂后,葛存壮一直在跑龙套,从早到晚,从这个剧组跑到那个剧组,忙忙碌碌,看不见自己,却“跑”得异常欢喜。殊不知,这一跑,就跑了整整两年。两年里,葛存壮也想过放弃,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就是跑龙套的命。终于,他的名字出现在大银幕上。

从第一次在电影《赵一曼》中扮演一个参加审讯赵一曼的伪警察,在演员表中留下名字,到电影《六号门》中饰演的第一个正经角色,码头搬运工的监工朱把尖,再到《平原游击队》中扮演地主儿子、汉奸杨守业,等等,葛存壮已小有名气。

没想到的是,在那些“脸谱化”倾向严重的年代,葛存壮都能灵魂自如的演绎,将人物的内在精、气、神勾勒而出,以至于,成了导演心目中的“反一号”的首选。葛存壮回忆那段跑龙套的日子,说,“有两年的时间,我一直在跑老套。我每天要跑几个摄制组,一会儿演日本鬼子,一会儿演老乡,脱了老乡衣服又演游击队,粘上胡子演老汉。不像现在我们有些演员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一上来就可以演到分量很重的角色,或者是演主角。”

3、“小角色”到“大演员”

1958年,葛存壮迎来了电影演员真正的起点。那一年,各大制片厂都在忙活国庆十周年献礼影片,北影献礼的影片是根据粱斌的小说《红旗谱》改编,由著名导演凌子风执导的同名电影。在片中,葛存壮扮演一个从二十几岁直到六、七十岁的阴狠毒辣的老地主冯兰池。

颇有意思的是,葛存壮对于凌子风的赏识,内心犯了嘀咕,在《我是“反一号”》的文章中写道,“凌导演告诉我,你这个角色咱定了,你不试镜头了……我这个心里嘀咕,我没底呀……所以这样定我,我就有点嘀咕……我就想知道你根据什么这样大胆的启用我演这个角色?凌导演说你真有意思,我决定你演而且不试镜头,那我就定死了,就是你,你嘀咕什么?我说你这样充分的信任我,你定下了我,你有底我没底,我想摸摸你的底。凌导演乐了,他说你真逗,你敢摸导演的底。”

之后,葛存壮反复研读《红旗普》的小说和剧本,把冯兰池的人物形象,一遍一遍揣摩,并且根据冯的语言去深挖背后的性格,既老奸巨猾,阴险毒辣,又猥琐、卑鄙、残暴,时不时还露出一副阴冷的笑容,让人不寒而栗。在片中,葛存壮将恶霸地主冯兰池的狠劲儿、坏劲儿演绎得淋漓尽致,那神态,那笑容充分展现了老地主的内心世界,获得观众和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自此,奠定了他的演艺地位。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的汪洋则以一句“北影厂又‘出来’一个演员”,对葛存壮的表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我很幸运,当时演冯兰池这个角色,他是朱老忠的死对头,今天叫反面一号,问我演过主角没有,我说也演过,也没演过,为什么?在一部影片中,主角往往指的是像朱老忠这种英雄人物,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以前演的人物都属于配角。但是,我说自夸一点,我演的是反面主角,所以我也是一号,只不过是‘反一号’嘛,”葛存壮自己也这样说,“《红旗谱》是我跨入一个真正的电影演员的一个起点”。此后,葛存壮在多部影片中出演,如《小兵张嘎》中的日本军官龟田、《停战以后》中的地痞孙拐子,以及《暴风骤雨》、《小二黑结婚》、《红河激浪》等影片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渐渐地,他成了观众熟悉和喜爱的大明星,并被誉为“北影反一号”。

4、“马尾巴功能”与“金鸡”鹤立

1975年,葛存壮在反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生活的电影《决裂》中出演执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代表人物——一个兽医教授孙子清。

“影片中有一场著名的讲解马尾巴功能的戏。孙教授给学生授马尾巴的功能。用以嘲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繁琐不切实际。马尾巴有多大功能,还值得这么大书特书!这场戏富有喜剧色彩。我凭着掌握的喜剧表演要领,认为只要情节安排到位了,越是严肃认真地去演,其喜剧效果就越强烈。我从规定情境出发,从人物思想感情出发,不故意耍噱头,严肃认真地讲课。 对打搅讲课来求医的老农,以及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表现出真正的气急败坏。 我的真实表演使这场戏取得了浓厚的喜剧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时间,许多学校的黑板上出现了马尾巴的图像,孩子们纷纷效仿孙子清,嘲笑老师。那时,我的宝贝儿子葛优正在上中学,他更是得意忘形, 在黑板上画马尾巴,还写上‘马尾巴的功能’,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自此,“马尾巴的功能”,成为了葛存壮的一个“代名词”。随后,葛存壮在《戴手铐的旅客》、《新兵马强》、《神秘的大佛》、《大清炮队》、《如意》、《男大当婚》、《城市的B面》、《东西南北中发白》、《城市稻草人》影视剧中演出。

直到1997年,在电影《周恩来伟大的朋友》中出演齐白石一角,获得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但他在颁奖上却谦虚地说,他却十分谦虚地说:“没想到我获了奖,我感谢本届金鸡奖的评委们,因为我心里很明白,我己经70岁了,你们之所以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给了我,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葛存壮没有进过什么艺术院校,没有受过电影艺术的专业训练,却能从实践中成长,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荣获国务院专家津贴,成为电影艺术大家,成为新中国电影的一个“符号”。

有人说,葛存壮是“马尾巴的功能”,也有人呼他“金一趟”,还有人喊他“葛优他爸”,等等。也有人说,他是自学成材,他却说自己是土生土长……葛

​老先生,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路走好!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