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人才凋敝,几乎没有了可用之人。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有人说了,蜀汉不是有很多人才吗?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其实,蜀汉的人才是在后期渐渐凋敝的。以魏延之死作为转折点,后期,好多可造之材都不得善终。《三国志》中,陈寿评价蜀国后期的政治: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陈寿老先生说的没错,在蜀汉后期,这些人都是因为有才有能力,才被提拔到现在的位置上。换句话说,这些人个个都有真材实料,不是脓包蛀虫。但是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说来令人惋惜。
先说彭羕。刘备刚入川地时,法正,诸葛亮,庞统都想刘备举荐了同一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彭羕。和庞统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深得刘备的喜爱。能被这几个人共同举荐,这个彭羕一定不简单,刘备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个秘书。结果呢,这个彭羕做了蜀汉一把手的秘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诸葛亮看见这个样子的彭羕,觉得要坏事,赶紧在刘备面前参了他一本。刘备闻言,把这个家伙流放到江阳做个太守。但是这个家伙很不识抬举,竟然跑到马超面前,发起了牢骚,把刘备痛骂了一番。你想啊,马超是谁? 那是西凉的降将啊!他在刘备集团尚不能自保,还会包庇彭羕这等惹是生非的人吗?果然,刘备接到密报,彭羕就这样被杀了。
再说廖立。这个人三十岁担任长沙太守,少年有为。关羽失荆州,廖立逃回。刘备可是什么都没说,后来任命廖立为近侍。刘备归天,后主袭位,任命廖立为团级干部,廖立心中不爽,自以为怎么也算旧臣,也能当个宰辅吧!于是,和彭羕一个德行,把刘备关于一干人等骂了个狗血淋头,更甚者,其他官员他也不放在眼里,被众人合参一本,贬为庶民。
再说李严。这个人年轻时就因为才干出众而名扬天下。当过多处县令,政绩不错。刘备曾经叫他制定法令,在蜀中大地上推广实行。后来刘备归天,他也不老实了,不仅不干活,同为辅政大臣的他竟然叫诸葛亮效仿曹操自立。诸葛亮一怒之下,参了他一本,将他废为庶人。
还有魏延这个家伙虽是骁勇善战,却也是个大嘴巴,口无遮拦,得罪太多人,惨死刀下。杨仪先后在关羽,刘备手下干得不错,但是他又都得罪了刘巴,后来又和魏延闹起来,魏延被杀后,杨仪自以为功劳甚大,目中无人,无视蒋琬,又被废为庶人。
蜀汉一国,长期以来势单力薄,生存艰难。功臣老臣都想享享清福,就连刘禅也是以求和为主,偏安一隅。在这种风气之下,朝中野外都是极尽钻营,倾轧之手段,争得资源以自保。末世状态下,举国人人自危,官场和社会都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也难怪会那么快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