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肖种种大承鞭笞——《红楼梦》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回

来源:东饰资讯网

前几回写到的贾芸和小红互换手帕处,有一条脂批说:至此一顿,狡猾之甚!原非书中正文之人,写来间色耳。间色法这一说法在脂批中共出现过两次,另一处出现在写金麒麟的时候:“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情情”。间色指相互衬托,优势互补。金麒麟处的间色法很明确,就是为了衬托金玉良缘,那么此处的间色法呢?宝玉挨打后,托晴雯送给黛玉几块旧帕,黛玉看后心领神会,对这几块旧帕的意义有多种说法。我个人猜测,贾芸和小红的手帕衬的就是宝玉与黛玉的手帕。

这五回的所有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件大事展开的-------宝玉挨打。在众人搬入大观园之后,故事一直在一种美丽而浪漫的氛围中发展,而这一情节,平地起波澜,是书中各个阶层,各位人物之间矛盾的一次集中体现,可是出现的并不突兀,在前面的情节中,很多事件的发生都为这一场毒打做好了铺垫,是看似并无关联的事情接连发生,积到一起,然后爆发出来的。总的来说,宝玉挨打的原因可归结如下:

1,见贾雨村时“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

贾雨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看上去是非常正面的形象。但是从护官符事件,石呆子事件可以看出,他熟谙官场之道,热衷功名利禄,不讲情意,并不是一个正面形象。连平儿也明确表示过很看他不上,正是宝玉所谓的禄蠹。宝玉本来就不喜与这类人交往,而且在前面的情节中,宝玉刚刚向黛玉剖白了心迹,诉了一番肺腑,此时,大概还沉浸在刚才的心境中,恐怕比往常还要不如。而贾政却希望儿子在这官场中人面前表现得好一点,学一下官场的规矩,体现一下大家族子弟的教养。就这样,一个要求过高,一个心不在焉,此次见面的结果是,贾政对宝玉的表现颇为不满,对宝玉以后的发展很是担心。

2,与忠顺王府戏子蒋玉菡的私交

蒋玉菡是忠顺王心爱的戏子,贾政对于贾宝玉与蒋玉菡的交往如此不满的原因,除了蒋玉菡的出身,更重要的是忠顺王府派人来要人了。文中虽未明写,但通过作者对当时情景的描述尤其是贾政神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贾政对忠顺王府好像颇为忌惮。

在书中描写这一情景的文字中,贾政的样子与平时大为不同,不但没有了平日一家之长的风范,反而在处处小心,赔笑让座。文中出现了五个笑字,第一次是贾政赔笑,后面连续三次都是对方在冷笑,第五次,是写长史笑着离开,我们要知道,对方只是忠顺王府的一个长史官,只因代表了忠顺王府,政老就需如此小心翼翼,通过两人一个步步紧逼,一个处处忍让的对话,我们可以隐约感觉出贾府与忠顺王府在政治上仿佛存在着某种矛盾,“并无来往”四个字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3,金钏儿跳井

金钏儿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周瑞家的去找王夫人的时候,她在门外“向内努嘴”,可见这是一个聪明懂事,顽皮可爱,有眼力见儿的丫头,后来周瑞家的出来之后与她的对话,虽是香菱正文,却也可见金钏儿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对周围的人观察细致。

第二次见她是在贾政叫宝玉去见他的时候,书中写道: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可见她平时就常与宝玉开类似玩笑。

不仅在王夫人处,在整个贾府金钏儿都是个排的上号的大丫头,湘云带来四个戒指送给丫头们,其中就有她的一个,就是这样一个虽出场不多,但地位类似鸳鸯袭人一般的丫头,在宝玉解决了与黛玉之间的矛盾,在得意之时得罪了宝钗,百无聊赖去了王夫人处的时候,因为几句王夫人最讨厌的,带坏了爷们儿的玩笑话,最终跳井身亡。

作者在此处的情节安排非常巧妙,贾政在送长史官回来的路上正在生气之时,恰巧又听到了贾环的谗言,认为宝玉是强奸未遂。多件事情汇集在一起,贾政越来越生气,于是,一顿教训变成了一顿毒打。

在打的过程中,王夫人几次提到贾珠,她需要一个儿子来依靠,她的哭诉,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叹和担忧,贾母对贾政的处处压制也值得玩味,她的话很有水平,见招拆招,把贾政堵得无话可说。宝玉要挨打时还有一个插曲,一个老嬷嬷说:“跳井叫他跳去,二爷怕什么”“有什么不了事的,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这是一种寒气逼人的麻木不仁。(未完待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