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伍迪·艾伦的电影里向来不乏俊男美女,可这部电影的主角却是——巴黎。伴随着自带浪漫属性的萨克斯,在慵懒的爵士乐中徐徐展开的,是一幅幅巴黎景色组成的绝美画卷。屹立在塞纳河边的埃菲尔铁塔,挂着鲜艳招牌的红磨坊,成排的绿荫联结着凯旋门,金色霞光下的卢浮宫,薄雾中的巴黎圣母院,被暮色笼罩的香榭丽舍大街。巴黎醉人的气质不仅仅来自于城市名片一般的建筑,还得益于悠长文化的积淀。
塞纳河畔的埃菲尔铁塔影片在糖浆一般的甜蜜色调中开场,主角吉尔是一名小有所成的好莱坞编剧,向往成为一名小说家,却对自己的才华并不自信。他和未婚妻一起来巴黎旅行,同行的还有未婚妻的父母。四个美国人中只有吉尔对巴黎赞不绝口,在度过了和未来家人四处闲逛的无聊日子后,吉尔决定独自游走巴黎。刚到蒙马特高地便迷了路,此时午夜钟声响起,一辆老式标致停在吉尔面前,几个复古打扮的男女招呼他上车,于是,吉尔便浑然不觉地“穿越”到了他最向往的年代——1920年的黄金时代。
吉尔坐着老式标致回到1920年代如果你能认得出接下来出场的诸多名人中的一半,已足以证明你强大的文艺细胞。吉尔困惑地被酒吧中的轻歌曼舞包围,回头一看,科尔·波特正用颇具挑逗性的声音弹唱着《让我们坠入爱河》,泽尔达连打招呼都让人觉得思维跳跃,他著名的夫君菲茨杰拉德有着一丝不苟的金色卷发,海明威说的每句话都散发着雄性荷尔蒙,格特鲁德·斯坦因的文艺沙龙群星荟萃,她和毕加索争论着最新画作,从亨利·马蒂斯手里买下作品。吉尔还遇到了三位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谈话总是不离他最爱的“犀牛”,所有故事在曼·瑞眼里都可以成为照片,布努埃尔难道真的被吉尔“忽悠”了,所以拍出了《泯灭天使》?整部电影“疯狂”重现了近二十位时代Icon,从扮相、神情到气质都惟妙惟肖。
午夜巴黎,吉尔沉醉在这迷人的艺术家圈子,白天却只能返回现实,意兴阑珊地应付着身边的人。这个头发蓬乱、性格温和的美国作家显然是伍迪·艾伦本人的写照,他把对巴黎的迷恋幻化成一个个光彩夺目的杰出艺术家形象,仿佛点缀在这个尤物身上的珍珠和宝石。1920年代涌现的作家被称作“迷惘的一代”,伍迪·艾伦对他们的强烈认同,也来自于面对现实的彷徨和失落。生活在黄金时代的巴黎,对于和他类似的美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场无法抗拒的美梦。
伍迪·艾伦大概是按自己的样子选男主角伍迪·艾伦对于美国同胞的自嘲令人忍俊不禁,巴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吉尔的未来岳母眼里,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道具。瑞秋·麦克亚当斯扮演吉尔的未婚妻,浅薄得令人难以忍受。而蕾雅·赛杜扮演巴黎跳蚤市场里的女孩,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波西米亚风情;玛丽昂·歌迪亚扮演毕加索的情人,犹如曼陀罗般妩媚动人;法国前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还扮演了一名优雅知性的讲解员。这部电影在当年的戛纳上大放异彩,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法国人看懂了伍迪·艾伦乐此不疲的“自黑”。戛纳电影节主席蒂埃里说,这部电影是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一封情书。
然而给巴黎留下情书的又何止伍迪·艾伦一人?海明威在生前最后一部著作里写道:“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巴黎永远会与你在一起,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吉尔终于在影片的最后得偿所愿,和心仪的女孩漫步在绵延细雨中。然而吉尔爱上的,可能并不是某名女子,而是在雨中摇曳生姿的巴黎。
你初次见到他时,你6岁,他36岁;他初次见到你时,你20岁,他28岁;结婚时,你23岁,他31岁;永别后再次相逢,你82岁,他43岁。这就是克莱尔作为一个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所经历的奇特的一生。
克莱尔6岁时第一次见到36岁的亨利亨利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他会在无法自控的情况下,随时回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个时刻。他到达新的时空中浑身赤裸,如同重生的婴儿一般,需要拼尽全力找寻衣服和食物,并且躲避追逐。“时间旅行”不再是一项超能力,而成了亨利人生中的可怕诅咒。直到他在图书馆遇到一名美丽的陌生女子,喜出望外地叫着他的名字,对他说:“我是克莱尔·阿布希尔。我小时候就认识你了……”28岁的亨利以为这才是他们的初遇,而克莱尔却在自己6岁时,已经遇到来自未来的36岁的亨利。
“我小时候就认识你了”于是时间成为联结他们最紧密的纽带,却也同时成为疏离他们的难以跨越的鸿沟。即使回到过去,亨利也无法改变母亲遭遇车祸的结局,他只能作为另一个维度的旁观者,看着亲人一次又一次离去。而克莱尔的出现使诅咒变成了魔法,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在何时何地,使亨利越发觉得和家人相伴的每个瞬间都弥足珍贵。即使难以掌控时间的无力感始终让亨利揪心不已,他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不错过彼此相聚的重要时刻。然而他还是错过了新年、错过了圣诞节,甚至“错过”了自己的婚礼。
亨利“错过”了自己的婚礼纵然没有“时间穿越”的概念,这个故事不也经常发生?爱情故事里似乎总是男人不断离开,女人永远等待。克莱尔从小就认为自己一定会嫁给这个6岁时遇到的男人,尽管他的出现如此令人困惑。亨利窘迫地恳求克莱尔以后给他留几件能穿的衣服,这样就不用披着野餐用的毯子。这个随时可能消失的丈夫会留下一地的碎盘子,克莱尔只能默默清扫干净,静静地独自用餐。能够让她义无反顾地用尽一生去守候一个无法捕捉的灵魂,是因为她知道无论亨利去到哪里,去了多久,一定会用尽全力再次回到自己身边;而亨利在往复穿越时不管有多么凶险和惊慌失措,都不会黯然沮丧,因为他知道克莱尔一直在另一个时空等他回来。
大部分时间克莱尔都在独自等待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奥德丽·尼芬格的同名小说,笔触细腻感人,克莱尔和亨利的爱情仿佛是天命注定,给所有相信真爱的人留下一份最真挚的祝福。也许,对所有男孩来说,这世界上总有一个女孩,从6岁时就等着长大以后成为你的新娘。即使你遇到他时,还不是那个她6岁时遇到的成熟且富有魅力的男人,但是她愿意陪你慢慢成长。对所有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总有一个男人,在其他时空陪你长大,等着你18岁时的初吻,23岁时的俏丽模样,还有之后漫长的一生相伴。
亨利在世时令他惶惶度日的慢性时间错位症,却在他离世时成为上天所赐予的最好的礼物。克莱尔仍然不曾忘记在亨利可能出现的地方留下衣物,在她失去亨利以后的许多年,这份等待不再是残酷的折磨,而是在期盼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惊喜——年轻时的亨利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再次出现。
克莱尔依然在等待亨利的出现其中令人诟病的改编,是电影删去了原作中最令人动容的片段——亨利留下的遗书。他写道:“我是个靠不住的丈夫,像个海员,像是那独自一人去远航的奥德赛。”内疚感伴随了亨利一生,他感叹克莱尔存在自己生命中,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而克莱尔在亨利去世后仍旧做一个等待的女人,是因为她知道亨利永远都会再回来,如同他在信中所写:“我爱你,永永远远。时间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是一个另类的爱情故事,女主角是众人眼里的精神病,男主角是刚刚假释的盗窃犯。两个最没有未来的人,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竟然在这个漠然的世界里相爱了。然而并不是网恋,因为他们用来沟通的,也许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心电感应”。
丽贝卡和迪伦小时候就会互相感应身在新墨西哥州的男孩迪伦从小就发现,自己和另一个人能够共享一切感官,他可以看到难以名状的冰雪严寒,可以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心碎不堪。“千里一念牵”的另一端,是住在新罕布尔州的女孩丽贝卡。后来,男孩沦为一个贼,女孩嫁作他人妇。然而他们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现两人还可以隔空交谈,于是这就成为了故事的起点。
迪伦和丽贝卡可以看到对方眼中的世界迪伦和丽贝卡都可以被称为“生活中的局外人”。他们似乎总是和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难以融入主流。迪伦误入歧途,虽然渴望改过自新,但不得不活在周围人的偏见中。丽贝卡生活优越,但是和迪伦的“联结”,让她不由自主地因为迪伦的遇袭,而做出不可控制的举动,因而被其他人当成精神病。迪伦老老实实地在洗车行卖力工作,希望可以自食其力;丽贝卡努力迎合着丈夫的交际圈,并为自己不由自主的怪异举动紧张不已。两人都尽力活着,却已经成了空壳。
丽贝卡总是缺乏安全感最孤独的人才能听得到彼此的声音,这份“联结”成为迪伦和丽贝卡互相拯救对方人生的弥撒。于是他们不再努力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而是在彼此交流时做回最真实的自己。迪伦原来是个幽默风趣的大男孩,凌乱的“院子”被他修整成了小花园。丽贝卡其实是个古灵精怪的萌妹子,还给不懂如何约会的迪伦指点迷津。两人心意相通,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创意的小院子我们通常会抱怨另一半无法理解自己的感受,而迪伦和丽贝卡,却可以真真切切地在对方失落时也能感到空虚,对方被殴打时也能疼痛不已,甚至对方出了事故也会当场昏阙,这简直就是最浪漫的“作弊”。这样的两个人,即使天海相隔,也必然会成为对方的灵魂伴侣。
多数人对于灵魂伴侣的理解,大概就是这样,即使只有1/285000的概率,仍然能够在人群中瞬间感应到你,于是可以同喜同悲,只有我们两人说着相通的语言,只有我们两人分享彼此眼中的世界。如同《乌云背后的风景线》中,布莱德利·库珀遇见詹妮弗·劳伦斯后才发现,原来你是个神经病,这么巧,我也是。又如同《甜心先生》中,汤姆·克鲁斯几乎语无论次地大段表白,直到说出:“You complete me.” 而蕾妮·齐薇格却简单地回应道:“You had me at 'hello'.”
别人看不懂我甜蜜的自言自语这部电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独立影片,投资不过100万美金,甚至都没在院线发行,而是选择视频网站Vimeo首发。可是不要小看这部略显“寒酸”的电影,它的编剧是大名鼎鼎的乔斯·韦登,号称美国电视界的乔治·卢卡斯,曾经制作了大受欢迎的剧集《捉鬼者巴菲》和《萤火虫》。不过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他的电影作品可能更为人熟知。他先后导演了漫威的大作《雷神》和两部《复仇者联盟》。在科幻迷和极客的圈子里,几乎已经是神一般的地位。熟悉了他的画风,你才会惊讶于,他怎么写得出这么清新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不得不怀疑,这个一脸胡渣的糙汉子,其实有一颗玻璃一般的少女心。
男女主角只在最后一幕同框出现电影的结局被多方吐槽,原因是烂俗加狗血。爱情故事永远只有两个结局,男女主角在一起了vs.男女主角没有在一起。而这部影片不仅给了迪伦和丽贝卡一场华丽的私奔,还沿途上演了追捕、飙车、狂奔等一系列动作片桥段。电影在两人的热烈相拥中结束,一如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
我不得不说,我已经过了相信童话的年纪,所以每当童话的结尾出现“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不禁冒出啥时买房啥时生娃的念头。而女主角放弃高富帅医生老公,选择了无业游民+盗窃罪假释犯,似乎也颠覆了太多人的价值观。直到我看到另一篇影评,作者充满怨念地说了一句:”万恶的资本主义更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我顿时觉得被打脸,也感受到了编剧这样安排的良苦用心。乔斯·韦登是个善良的人,所以他把故事的结局停在了《泰坦尼克号》般刻骨铭心的爱情,而不去揭示《革命之路》中婚姻的残酷真相。
如果你拥有穿越时间的能力,你最想做什么?我可能会买上个星期的彩票,也可能回到古代会一会当年的风云人物。当蒂姆在21岁那年被告知,家族里的男性都有这样一项奇异的功能时,他却只想用穿越技能找个女朋友。对于蒂姆的父亲来说,他甚至仅仅用这些时间读了三遍狄更斯的小说,或者回到过去和儿子多打几次乒乓球。
蒂姆和玛丽也许并不是其他爱情故事里着力强调的,那种命中注定的一对儿,他们的相识相知一点都不浪漫,甚至还有可爱的谎言。相亲在英文里叫做“blind date”,意指蒙着眼的约会。蒂姆和玛丽的初遇是真的在一片黑茫茫中,因为这个酒吧的特色就是让客人在黑暗中交谈。于是你不知道此刻和你相谈甚欢的人长什么样子,甚至会不小心把蛋糕喂到别人眼睛里。当他们走到灯光下,看清彼此的样子,蒂姆是个高高瘦瘦的男孩,有着姜黄色的头发,玛丽刚刚剪了不太自然的齐刘海儿,穿着样式有点老旧的裙子。没有惊艳的出场,没有煽情的配乐,只是这个人刚好出现在对方的生活里。
男主“作弊”才赢得一次完美约会蒂姆通过穿越补救了新年派对的尴尬,争取了向女神表白的机会,挽救了室友的演出,制造了和玛丽的完美约会,他不想留下哪怕一丁点遗憾,所以“穿越”给了他无数个重来的机会。然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却成了一场感人的“灾难”。蒂姆和玛丽的婚礼遭遇了一场暴风雨,新娘的婚纱被吹得四处飞起,宾客们在泥泞中狼狈地逃窜,户外帐篷的屋顶被掀翻,食物和美酒全都奉献给了雨天。蒂姆问玛丽,你有没有希望我们选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玛丽笃定地摇摇头。事实上,这是我见过最美的婚礼,没有传统的一袭白纱,玛丽穿着点缀了玫瑰花团的红色连衣裙;没有《婚礼进行曲》,玛丽换成了意大利语的《Il Mondo》。真实的生活不是精心编排的戏剧,而处处充满了意外和尴尬,可有心人会把最寻常的事物变成惊喜。
惊艳的红色婚纱父亲教给蒂姆一个幸福秘诀,像任何普通人一样度过每一天,然后在一天快要结束时,再切切实实地重新来过,这一次,可以从容不迫地体会每个美好的瞬间。你可以背对刁难的上司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给咖啡店的服务生一个轻松的笑容,即使赶时间也可以感慨一下法院大厅的恢弘,输了官司也给对手一个慷慨的祝贺。渐渐地,蒂姆不再需要使用穿越技能,他已经可以把每一天,都当做是重新来过的从容美好的一天。
父亲教给蒂姆一个幸福秘诀导演理查德·柯蒂斯说,这是一部“反时空穿梭”的电影,因为如果你只有一天可活,你不会想要赢得一座奥斯卡或者成为奥运会冠军,你只想像正常人一样,和家人或朋友共度一天。他曾经为多部电影担任编剧:《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诺丁山》、《BJ单身日记》。这位在电影里不吝呈现世间温情的导演,再一次抒发了英国人独有的精致浪漫情怀。
你想怎样度过每一天?再次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如果你拥有穿越时间的能力,你最想做什么?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去获得穿越时间的能力吗?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穿越时间,只不过必须以每小时六十分钟的速度,并且只有一个方向——永远向前。
---------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部分为作者原创,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