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经理的正职是什么?
Product Managers are neither designers nor engineers. Your designer is the design expert. Your engineer is the programming expert. And you, the product manager, are the expert on whether the design and functionality meet the specific user need at hand.
不要错过这篇好文。
2
原生 App 和 Web App 之间,如果不讨论安装难题的话,在体验速度和功能(比如调用手机摄像头)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然而,Progressive Web App 却让这种差距越来越小。 目前,通过浏览器,PWA 已经能实现消息推送、在手机桌面保存快捷方式、保存离线框架等功能,未来一两年如果浏览器厂商持续这方面的支持,未来 Web App 也依旧前景无限。严重推荐阅读这篇文章,了解 PWA 代表未来怎样一种趋势。
3
许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技巧不过硬,实在是自律、协作、心态方面让自己徘徊于二流。这篇文章其实是写给工程师看的一些指导原则,但是同样适用于产品人,比如:
Fix bad designs, wrong decisions, and poor code when you see them.
Don’t get peer support just to make yourself feel better. Encourage peer support when you’re 20% done, to allow for more meaningful collaboration.
4
刷朋友圈吗?
废话。
你知道朋友圈的真相吗?
朋友圈还有真相?
当然,少有人知道而已。
少装逼。
朋友圈的真相是,大家发东西不是为了分享,而是为了讨赞。
WT……F?
5
都说 PMF(Product/Market Fit)很重要,可是如何才算找到 PMF 呢?这篇文章就推荐了一种方法,通过重复性(Repeatability)、可寻性(Findability)和可扩展性(Scaleability)来确定 PMF 是否找到。具体什么意思?不妨阅读文章理解吧。
6
经常把 Wireframe、Mockup 和 Prototype 搞混?这样理解好了:Wireframe 是最基础的线框图,仅仅用于确定有哪些内容,布局如何,是骨架;Mockup 则可以理解成视觉稿,骨架穿了皮囊;而 Prototype 则是原型,是可操作可互动的。多少跟 HTML、CSS 和 JavaScript 的关系有点相似。但无论做哪一种,最关键的是知道每一种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能在协作中起到什么效果,毕竟,所需要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7
要做好 UI 动效,光泡 Dribble 或 Behance 是不够的,常看《 XXXX 最佳动效设计》也无济于事。你还要理解、抽象、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