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Stick To The Status Quo----雪国列车

来源:东饰资讯网

随便想起来的标题,看看有知道出处的么有,嘿嘿嘿。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故事节奏方面,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几乎没有跳跃也没有中途放开电影去做别的事情。

就我自己感觉来说,从电影一开始的那一刻其实就存在一个问题,尾车的人为了摆脱尾车的命运所以去向头车进发。那么等尾车的人攻下头车以后,头车的人又要怎么办。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不断的有底层人民抵抗,然后底层人民替代原来的领袖,自己成为领袖。然后慢慢的,人的阶级分化又会重新形成,新的顶层重新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新的底层再进行反抗,周而复始。仅从中国历史来看,每一代的改朝换代都是这样进行的。头一届政府辛苦打下江山,首领励精图治,经过几轮首领更替,后几届政府的首领甚至领导集体走向腐化不问朝政。这时候就会有奸人篡权,最后底层人民再发起起义,开始又一轮的阶级更替。

初中政治课上,老师讲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是往后再讲一段时间,讲到共产主义的时候又会说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消灭阶级,消灭国家。这就有意思了,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自己处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可不嘛,到了终极阶段政党什么的就都消灭了,连国家都没了(我这日志会不会被河蟹掉啊)。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靠什么过活啊。

这或许就是人类的设置,那什么只是一张画在纸上的大饼,不可能有一个人人都幸福的乌托邦。在当前物质条件下,你或者会觉得扫大街是低级职业,搞金融就是高大上。但是再过几年,当物质条件进一步提高以后,金融可能替代了扫大街的地位,然后又有新的职业替代金融的地位。所以总要有阶级划分,总要有三六九等。独立宣言写到:“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既然被写到宣言里,那就证明生而平等只是一种理想,而且到现在都没有达到。假如当年写的是“所有人都能吃饱”,按现在美国的温饱程度,宪法早该改了。总不能每天为一个已经基本完成的目标去奋斗吧。

人并不是生而平等的,生在高干家庭和生在农民家庭所能拥有的条件是平等的么?且不说人际关系这些隐性的东西,单环境这一点就没有可比性。高干家庭从小就能让孩子学古筝弹钢琴,农民家庭的孩子可能长到十多岁才能知道古筝钢琴长什么样。很多年前有篇文章就是写这个问题:《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若干年后,又出了个姊妹篇:《我奋斗了十八年不是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和咖啡》。多年前因为眼界限制,觉得自己奋斗多年的东西竟然是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感觉愤慨,所以有了前文。等经历了人情冷暖的考验,明白了其实自己没必要为这些纠结。还没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大家的层级就已经被划分了。我有我的奋斗,你有你的水到渠成。我为我奋斗的历程感到欣慰,你为你更高的成就感到光荣。大家本不是一路人,何必要互相攀比呢。我们这么些年过来,总有一些同学会越走越远,原因就在这里。在学校的时候,大家相差的并不大,最多也就是差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分数而已。然而多年以后,别人因为更高的起点和条件,他在谈的是几个亿的楼盘,而你能说的却是还得多少年才能还清贷款。圈子和层级不一样了,大家坐在一起谈谈回忆就是一种很好的经历。

怎么去讲公平是个很大的问题,公平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北京的学生考四百九上清华,离北京也就三四百公里的学生得考到六百多分才能上清华。一纸户口,两种命运。就现在来说,我们在追求公平的路上总容易走上一条歧途,就是追求形式公平而不是制度公平。就和古代人民盼明君一样。在整个封建体制下,再明主的皇上也是皇上,他首先要考虑到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然后才是穷苦老百姓。如果能自下而上建立一套明主的制度,这样就算换个昏君上去,制度约束下他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真要是无能,制度本身就不会允许他能达到皇上这个位置。

说到这里我插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在这个年龄经常会有人说,诶,我个人条件不错啊,人也好,脾气也好,长的也不差,为什么就找不下对象嘞?其实感情的整套体系伴随着人类这么多年发展,早已成为一个成熟市场。两个人的结合必定是经过了双方充分的博弈最后达成的结果。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很草率,这类人毕竟还算是非主流。也就是说,但凡是女(男)神选了别人没选你,肯定是别人那里有你这里得不到的东西——虽然你看他跟垃圾没什么两样。在看不喜欢的人或事时,我们会本能的放大缺点,忽视优点。也许正是你所忽视的那些缺点,吸引了那个女(男)神。所以在愤世嫉俗之前,还是先检查检查自身基本面吧。

看到最后,感觉Wilford和《英雄》里的秦始皇有着一样的悲情感觉。并不是我要这样,而是整个事情的发展把我推到了这个地步。他一个人需要为整个一车人的生存负责。维持这样大一个系统,小部分的牺牲可能就是必然的选择。若要群体有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洗脑让每个人放弃自己的自由意识,这样才好领导,才能让所有人从集体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反抗并不会对这套系统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反抗本身可能也是系统的一部分。只要还在这个系统的范围内思考问题,就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南宫民秀才是英雄,他能跳出列车这个思维定势,通过飞机头的积雪来判断如何逃离甚至摧毁这个系统。而柯蒂斯只能从系统本身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改变自身命运。或许这也和柯蒂斯本身的生活环境有关系,环境制约了他的思维。

主演居然是美国队长!我真的是看到快完了才发现这个事情的。

梅森居然是《纳尼亚传奇》里的女王,这这这这,真心是看不出来啊。

这个片子在内地还上映来着?不太像光腚总菊的风格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