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姜文的《让子弹飞》中有场戏。
张默饰演的六子被陈坤扮演的胡万等人与粉店老板串通,他们故意激怒六子,说他吃了人家两碗凉粉还想不给钱。六子不知是计,奋力争执不下,情急、气急之中,竟然一刀戳进自己胸膛,从胃里取出一碗凉粉……试图以死自证清白。
说实话那段戏演得真是好啊,也挺恶心的,更让人替六子着急。
明知胡万是恶人,为什么还要跟对方比恶?多大点事儿啊?不就是一碗凉粉吗?你难道不知道这叫激将法吗?有必要切腹吗?你咋就不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呢?人家就是故意算计你呢,你干爹还想送你去留洋呢……
如果我接受过什么“生命教育”的话,那就是小时候背诵过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人名言”。那段话来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即便没看过这本书,60、70后甚至是50、40前,也一定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即便已经背诵不出那一大段话,至少对这两句耳熟能详。而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生命教育”的话,像我一样知道这两句也就够了。
既然“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而为人,怎么能随随便便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我对“以死证明清白”或“以死抗争”或“死给你看”……这种事,向来都觉得可惜,可怜,可悲,可……死是很简单的事,永远的事,干嘛那么着急?
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可能啊。
如果你受了冤屈,你被小人坏人恶人陷害,你被压迫得实在活不下去了……你不活着,谁替你伸冤?谁替你惩罚小人坏人恶人?或者他们受到惩罚你又如何知道?很多事是需要“活久见”的啊。
先讲个同学的亲身经历。他上学时曾跟一个同学打过架,那同学号称“镇南关”还是“镇西关”,总之80年代十八线小城有这种人不稀奇。恶霸经常欺侮别人,只有他敢反抗对打,倒也让恶霸吃了一惊,不敢把他怎么样。他对恶霸当然是恨的,几次做梦变武林高手,有时是扛着冲锋枪向那人射出愤怒的子弹……
恶人当然会有恶报。如果你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一定会看到这样的结果,那个“镇南关”还是“镇西关”有次打群架被人拿刀砍了,据说“死得特别惨”,死的时候不到20岁。
很多年后,人到中年的同学们聚会,说起当年的同学,回想往事,他们还说那人是:活该!报应!
2
看到“德阳儿科女医生被逼自杀”的新闻。觉得特别憋屈。
这则新闻没讲到的是,男孩家长联合媒体在网上散布剪辑过的视频,对安女士和其丈夫进行曝光,被网络大V转发,在德阳当地造成很大影响。男孩一家和网络暴力,致使安医生不堪舆论压力,服下500片扑尔敏自杀。
这世界是有恶人的。男孩一家也是恶到了一种境界。
我相信安医生不可能无缘无故要求男孩道歉。一个女人被碰撞到,绝对能分得清对方是故意还是无意。
为了拯救自己的颈椎,我一周大概去游泳四五天。暑假里有不少学游泳的小孩,除了初学者规规矩矩在教学区,其他泳道经常有小孩横冲直撞,他们是去玩水的,或打闹或盘踞在飘浮隔离带上,根本不好好顺着泳道游。我总是挑人少的泳道或看到他们就远远躲开。有次一个少年突然横穿泳道,我躲避不及被撞到,他连句“对不起”的道歉都没有。
过去人们骂那些没教养的熊孩子,通常都会说他们是“有爹妈生没爹妈养”。德阳那个男孩的家庭如此之恶,养出那样的孩子实不足奇。
安医生死得太早了。她看不到这个男孩以及他的家人将来的下场,看不到恶终会有恶报,即便不是报在当下,也会报在将来。
安医生也死得太可惜了。学了那么多么多年医,读了那么多年书,人到中年,不论在家庭还是在业务上都应该是中流砥柱,对家庭对社会对患者都是损失。
男孩的家庭有什么资格去要挟人家单位辞退或开除她?或者,如果安医生所在的医院能够站在维护她的立场,有人给她撑腰,有人好好跟她谈谈话,让她宽宽心,大概也不致走这条路吧?
当然这些都可以看成是马后炮。
马后炮其实是功能的,也是必要的:它能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和事故里进行反思,洞察到人性,学习到生存的技能。
如果冒犯你的人执意不道歉,你是否一定坚持让对方道歉?
我想我不会。这么回答大概是因为年龄的原因,也大概是因为我觉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愿意在烂事上纠缠。是谁说的,“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再说,如果真心道歉,第一时间“对不起”就脱口而出了,要求来的、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歉,又有什么价值呢?既没意思也没必要。
“不争面子争口气”这种价值观是不对的。有必要吗?可能你争来只有气。
在这起事件中,安医生的丈夫也有失当之处。如果他在泳池能克制住自己“将男生往水里按”的冲动,也许就能避免后来的事情。
很多时候,“冲动是魔鬼”啊。因为你不知道自己面对是魔鬼一家。
据说安医生在决定离开之前,给家人、朋友、同事,分别发了告别短信。
用这种决绝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无辜,是对男孩家庭、网络暴力的控诉。
但这代价,真的是太大了。
如果有如果,只想说:不管怎样……都要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