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6“A”之旅

来源:东饰资讯网
6“A”之旅

今年中考潇潇获得了6A的成绩,全家如释重负皆大欢喜。见证了他的初中学习经历后,我更加坚信: 学习是一个持续努力不断超越的过程,绝不存在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童话。

潇潇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语数英三科考试位列班上四十多名,三科等第分别为CCD。后经引导督促与及时补习,他的科目发展基本平衡,渐渐地进入班级十多名的位置。统考科目中也常能拿到几个A。只是这些A都是较低水平的A,名次也不稳定,好则前几名,差则十几二十名。

从他每次带回的成绩单上看,班级那些十几名的学生似乎很难展示良好的势头。因为在他们的前面有一批“高不可攀”的“学霸”,而在他们的后面又有一些不甘示弱的后来者。

我想,更关键的是处于班级十几名的学生很难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也就难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他们偶有进步便沾沾自喜,一旦滑坡又气急败坏。这是因为,在他们心中的“优秀标准”与所谓“学霸”的“优秀标准”不一样,因此他们还不能将“优秀”成为习惯。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每次考试后,总有学生说自己某科差几分就是A了。语气中有埋怨有遗憾更有自得,似乎这样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只是运气不佳而已。

其实这差几分就凸显了差距。或知识缺陷,或习惯不良,抑或是解题能力或思想认识的差异,这些就是差距。试想,即使踩到A线,也还只是最低层次的A,它离最高水平的A也许就有十几二十分的差距。若就此满足而看不到差距,就不会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那拿A的希望又在哪儿,或许会离A越来越远吧。

这就是一些学生某些科目常接近A或偶尔达A,却无法保A的根本原因吧。

潇潇的学习过程中也曾出现这种状况,只是我让他及时地认清了自己的差距,并帮他找到并落实了迎头赶上与不断进步的行动。

即至初三,潇潇确立了拿5A的中考目标。我因势利导,激励他定下6A目标。我说,你只有不允许一个科目掉队,不忽视也不畏惧任何一个学科,你才有全力以赴大获全胜的信心与勇气。而且学科之间联系紧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表示认同。

确立目标后,我和他一起客观分析学习现状。诸如哪几个科目能常拿A,那是什么层次的A,如何才能有所超越使之稳A;哪几个科目常与A失之交臂,其短板又在哪儿,如何突破其瓶颈拿到A。像这样耐心冷静地对照考卷分析思考找差距想对策,对于他冲刺中考的学习行动就很有指导性。因此自主学习中,他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查漏补缺提升超越的保A冲A行动中,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劲头更足。而不是墨守成规地机械重复而耗时费力无长进。

当然在冲刺迎考的日子里,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诸多影响心理行为的不利因素,他也需要及时的正确疏导与安抚。因多加关注,坦诚交流引导,才使之保持了平和的心态与积极的行动,这也是取胜中考的重要一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库,潜力无限。就像每棵草都会开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只要我们共同遵循其成长规律,给予有效扶持与启迪,他们都将展现如花的生命光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