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狗十三》:成长的代价就是向大人们妥协

来源:东饰资讯网

“你要听话,我是为你好”

“小孩子嘛,懂什么”

“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

“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

 1.

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

都像故事里的李玩一样,

究竟是被生活中的点滴变得懂事了,

还是向生活妥协被驯服了?

大人们的理解程度永远在孩子之上,以至于,那些少年时代的我们,内心最纯洁和最简单的愿景,也被生活磨去的一干二净。

《狗十三》最让人津津有味的地方

不是李玩对家人发火,

也不是疯了一样去寻找她的那条狗,

而是快结尾的时候,在自己得到理科奖状时爸爸为她摆的“庆功宴”上,酸楚的吃下那快狗肉,还要笑着说声“谢谢叔叔”,

生活的代价,往往是你明白一些东西,然后又去舍弃一些。这些,我们终究都会明白。

李玩的人生生活处境和生活方式,

正是曹保平导演想要向大家表达的一种真实观念,

这种观念更多情况下

是让家长们看到的,

让大人们清楚的看到孩子内心下的世界,

生活中的我们像极了电影里的李玩,

因为不想去学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大声拒绝,

却被家人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硬生生的顶回去,因为自己想要在自己的时代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却被家人说是“不务正业,与学习无关。”

 2.

对于观影者来说,

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在于内心引起共鸣,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从李玩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曾经那个自己的影子,少年时的任性和不听话,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对自己喜欢事物的追寻。

在电影中,看到最后,

我们慢慢理解了李玩的做法,

像是我们每个人一样,在最后关头,

是家人的“为你好”,还是“自我的懂事和长大”,

都是对大人们和生活在低头,

在爸爸要把爱因斯坦卖到狗肉厂时,

李玩突然就软弱了下来,

对爸爸哀求不要把它送走,

这是李玩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为别的,因为那是她喜欢的事物,她想留住它。

李玩最真实的表达,

其实是每个孩子的写照,

大多数人都想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却在父母的一句句谦迫下,

不得不去放弃,

李玩的爸爸在最后,他领李玩去了一个宠物收养所,告诉李玩,她的狗狗没有被送到屠宰场,而是送到了收容所,李玩发自内心的感激,那一刻,她才是真正理解了她的父亲。

 3.

应该和所有电影一样,

他们都想要表达出电影最深层的内容,

而这部电影,已经简单的表达了出来“成长”和“理解”,

这是相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大人的不易,

在李玩和她的家人身上,

每个人的台词里都在表达出每个人物内心的刻画,

导演只不过是把大众家庭的生活搬到了荧幕上,

对导演来说,他想要表达的,真实,就够了。

故事的中间和故事的结束,

奶奶说了“娃长大了,懂事了”,爸爸在开车时,也再说“你是我的骄傲,懂事了,也长大了。”

对此,李玩笑了,嘴角扬起了笑,

她理解了家人的不容易,

她也在长大,向生活和家人们妥协,

这是她的成长,也是她的失去。

无论曾经的我们有过多任性和不理解家人,

那些棱角到最后都会像李玩一样

,在一句“你长大了,也懂事了”

中慢慢消磨,是的你失去了很多,同时,你也长大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