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主题阅读分享——时间管理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16年很快就要过去了,这一年貌似看了不少书,其实也没多少本。今年的后半年,我接触到了一种阅读方法叫“主题阅读”,我的理解就是把同一领域的书找来集中阅读。

刚才看了一下我的阅读记录,的确,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算是读了不少吧,寻思良久,如果要做一个主题阅读分享的话,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时间管理了。

去年11月28号,我在京东上下单买了几本书,其中两本一本是《你一年的8760小时》,另一本是《奇特的一生》。

说来挺有趣的,以上两本书中的理念和方法我使用了半年多,并且一直到现在对我还有深远的影响。我先读的是《你一年的8760个小时》,此书提出了“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即把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的这段时间,每半小时为一个单位(金币),17个小时一共是34枚金币。而且书中还推荐了对应的App——34枚金币时间管理。

读完书后,我就立马下载了这个App,经过大约2周的时间吧,我发现这样子统计出来的时间不太精确。期间我开始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柳比歇夫所使用的“时间统计法”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柳比歇夫统计的时间的最小单位是“分钟”,这极大地满足了我对准确性的要求。

我们知道,要想精确地统计时间,关键就是把一件事情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记录准确。刚开始我用纸和笔记录,但是这样很不方便。后来灵机一动就尝试用以上提到的那个App记录,比起纸和笔方便多了。没想到这个方法一用就是大半年,一直持续到8月初。实践的时间越久,体会就越深!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我所有的时间用到了什么地方都能统计的一清二楚——我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时间的流逝无动于衷了。

毋庸置疑,《奇特的一生》是本年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后来我的手机换成了苹果手机,记录时间的软件换成了atimelogger,一件事情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只要轻轻一点就好,花了多少时间软件会自动统计,然后我直接抄在纸上就行了。

其它的时间管理书籍,我读过的还有《番茄工作法》《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小强升职记》《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四点起床》等等,总的来说收获不是很大,可能是这些书中提供的理念和方法我没有领悟透吧。不过,《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本书中提供了一种如何巧妙的设置闹钟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懒床的可能性的方法,我之前试过一段时间,还蛮管用的,此法我在《最小化可行目标》一文中有介绍,不再详述。

虽然看似读了好几本书,但是真正能够起决定作用的只是极少数——看来主题阅读也符合“2/8法则”嘛。最后,还是要特别感谢《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对此书理论的不折不扣地践行促使我养成了记录时间的好习惯。

时间管理探索了近一年了,我特别赞成易效能创始人叶武滨老师的那句话: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时间管理的本质是自我管理,所以,当你觉得自己时间很乱、毫无头绪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管理好自己了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