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一招牌”似墓地,背后是什么在作祟?

来源:东饰资讯网
“统一招牌”似墓地,背后是什么在作祟?

上海市静安区某街道路边店铺被整体换成了黑底白字的门市招牌。沿街望去,一长条统一宽窄的黑色面板,像带子一样悬在每个店铺的上方,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店名,再配以路边摆放的开着白花的盆景,更增添了几分肃穆的感觉,被网友吐槽为“墓地风格"。对此,静安区有关方面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因区工人文化宫在外立面整治过程中,对店招店牌设计的颜色搭配考虑不够周全,已责成及时整改”。

城市的霓虹和招牌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和繁荣,就应该风格迥异,各有特色才好。不顾实际地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让门店按照统一标准设置招牌,如此简单粗暴的管理作风,给商户的自主经营带来困扰,让消费者在辨识上也产生困扰,更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统一招牌的思维模式,是工作僵化、简单化,没有实地调研就盲目管理的怪象。城市管理者不能什么都要整治,千篇一律的黑底白字招牌难道很好看吗?一定符合市场审美吗?是商户和消费者需要的吗?这样的行政乱作为,是懒政、惰政的表现,失去了本来意义,留下的只有形式和摆设。

这种典型的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应该倒追责。试问,如果取消原有招牌再次设计施工,费用谁来承担?统一招牌如果是市政工程,造价多少,要招标吗?商户的损失谁负责?权力要有约束,这样“一刀切”的整治就是滥用职权,其背后也很有可能隐藏着腐败的利益链,统一招牌可以休矣。

招牌就要彰显个性,多姿多彩才最美观,有特色,文化内涵更应百花齐放。世界上哪个繁华大都市是用统一店招来体现美的?招牌的大小可以限制在一定尺度内,内容不违规就行,其它的就不必干涉。霓虹和招牌最能直接体现出城市的繁华和经济活跃度,统一标准,只能证明当地的商业气氛不活跃,市场不够开放,但为什么同样的错误在一些城市屡错屡犯?

“统一招牌”之风波及全国,是当前城市管理的一件咄咄怪事。有关部门该反思一下,这样的工作作风是否符合民情,顺应民意。这样的错误做法,张扬的是官威,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只能是疲民之策。不能以行政手段管理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的钱应该珍惜,地方决策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应该受到制约。

城市不能只是管理者的城市,不能为了整洁而毁了活力,矫枉过正的“一刀切”该停止了。让多元文化回归民间,让人民的生活有声有色,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才是老百姓心中最靓的招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