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要重新创建一个宇宙,我们需要这样做:把一个质子缩小十亿倍,放进一个很小的空间,此外,你还要将宇宙创建到现在之时的每个粒子塞进这个空间-这就是奇点,整个宇宙就是从奇点中膨胀扩展起来的。
1978年,一位年轻的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第一次发现冥王星,外还有一颗卫星——而这课卫星其实是太阳系里最大的卫星,而冥王星本身甚至比我们的月球还要小,冥王星在太阳系的地位很特殊,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没弄清楚它有多大,由什么组成,此外,别的行星基本都在同一平面转动,只有冥王星的轨道式一个17°的斜角。
太阳系实在太大了,穿过冥王星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有两光年直径的奥特曼云,如果冥王星距离我们只有40个天文单位,奥特曼云就距离我们5万个天文单位,而太阳系之外对于我们来说就更加遥远了,就连我们最近的比邻星,也要有4.3光年那么远,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一般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千米。
正如书中所说的:“宇宙真是又大又寂寞的地方,我们就要多少邻居就有多少邻居”。
就我们太阳系来说,99.9的物质都形成了太阳,剩下的漂浮物质一点点地碰撞累积,置换合并,形成了现在稳定运转的行星。
当我们把目光从无尽苍穹收回转而看向自己的身边的事物时,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目前发现的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
有言道,一沙一世界,化学成了这微笑世界的主角,阿伏伽德罗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发现,伯采留斯创造的元素的缩写方式,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化学这一学科在当时社会中的稳定发展,后来,居里夫人对镭和钚两类放射性元素的发现,通过半衰期的性质将其使用在了化石年龄的推算中,科学从此进入了原子时代。
约翰·道尔顿,一位天资极为聪慧的学者,首先发现了原子极小,众多而又永在的特性,而第一位真正揭开原子时代面纱的科学家是欧斯囚特·卢瑟福,同样是一位勇敢的天才,他在曼彻斯特大学潜心研究,终于确定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原子其实是由极为微小但密度极大的原子核和相对而言宽敞,充斥着不断转动的电子的空间组成的,到最终物理学拥有了两套定律:其中之一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适用于宏观的宇宙和运动,另一种便是用以解释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强磁力和弱磁力。
温伯特说过:物理学很可能没有一种终极理论——每一种解释都需要进一步解释,而这样推下去的解释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
在科学家们研究细微世界的同时,天文学家发现,人类对广袤宇宙的探索也是不完整的,对于宇宙而言,我们也是知之甚少。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存在一个一切条件都恰好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总体来说,我们有四点值得感激的事:首先就是与大小正合适的恒星相隔着远近正合适的位置,第三点是地球本身是一个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最重要的一点,其实要感激我们脚下翻腾的岩浆,喷出大量的气体,建立了保持我们避免受磁场侵害的大气层,此外,地球还是太阳系唯一的双子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出现在对于生命来说最恰当的时间里,地球正处于稳定期,有一定的困难,但从未出现过任何大灾难。
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极端不适合生存的环境,没有空气,温差极大,还充满有毒的硫酸,世界一片荒凉,生命是如何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出现的呢?
构成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但是,光有蛋白质也还无法形成生命,我们还需要复制功能的DNA,其他生命要素,以及将这些包裹起来的细胞膜,如果要构成生命,需要的元素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碳,氢,氧等30多种元素混合,形成糖,酸和其他的基本化合物,这是生命出现的前提,但创造蛋白质(脱氧缩合)的过程是需要条件的,理论上,单核是很难形成的,但它就这样发生了,这一点到现在还是个谜,科学家们还发先,这些条件一具备,生命就迅速地出现了,这种速度让科学家感到紧张,于是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早期生命可能来自外太空。
在人类出现之前很久,细菌就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了,大多数细菌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还能共享进化的遗传信息,因此他们一旦突变出更有优势的细菌,就会立刻大规模更行换代,同时,他们几乎不可战胜。
化石的形成是极其不易的,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包括生物死亡时恰好被埋在沉积物中,活在不接触氧气的情况下腐烂,同时,要挺过地球不断地挤压,推动和折叠,最后还要在场面几千万年后,被人发现和研究,因此,我们能看到的化石都是极其侥幸留下来的古生物的线索。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发现世界上的一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似乎又让我们永远有所期待,永远都被世界惊喜。
达尔文和孟德尔理论的结合,构成了20世纪生命科学的基础,但两个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直到20世纪30年代,融合了两种观点的“现代综合系统学”应运而生,两个人终于得到了该有的荣誉。
所有人类的基因有99.9%的部分是相同的,就是这些让我们都成为人类,而那似乎微不足道的0.1%就是赋予了我们个性,让每个人都不相同的基础。
大约150万年前,人科动物开始学会制作世界上第一个现金工具——阿舍利工具,其实就是一把泪珠状的手斧,虽然,这种工具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用处,而是十分沉重,但无论如何,这对于人类进化的长河中,都是项巨大的成就。
在过去的五万年里,无论人类在哪里出现,那里的动物都会变得脆弱,容易灭绝,这种灭绝的行为直到现在,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只要人类对某种生物产生兴趣,他们就岌岌可危,我们在被赋予了这项特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我们只有一个星球,我们有能力让它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糟。
正如爱德华·威尔逊在书中所说:一个星球,一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