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1/1000:所谓成长,就是活出“自我”

来源:东饰资讯网

今天,我想谈谈“成长”这个话题。所谓成长,有人认为是职务的提升,还有人认为是薪酬水平的增长。而我想说,成长就是忘记过去的成绩、秉持时刻“归零”的心态,不盲从他人成功的经验,保持内在的动机,活出“自我”。

01
不念过去

我们每个人都曾在过去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大到升官发财,小到通过考试。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成绩是属于过去的,现在仍要持续努力,否则你无法在未来继续收获成功。

以我报考经济师考试为例。第一次报名时,我刚参加工作,对这场考试信心满满。毕竟在学校时,我从来都没挂过科,还多次获得奖学金。不就是一场普通的职称考试嘛,考前一周翻翻书就好。结果就不用我说了,因为对教材不熟悉、对考点不了解,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及格线之后。

学校与职场不同,考试的要求与方式也有很大差异。而我却没有“因地制宜”,反而想当然的将过去的成绩作为衡量自我的标准,失败是必然的。

好在,我及时吸取了教训,调整好了心态,在考前认真读书、做题,顺利通过了第二次的考试。

可见,不管我们过去取得了什么成绩,都不代表未来就能收获同样的成绩,只有我们踏踏实实的持续行动,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

02
时刻“归零”

区分过去与未来,时刻保持“归零”心态的人,在职场上往往拥有别人羡慕的“好运气”。一直很佩服的张同事,就是如此。

他是公司7年前的校招员工,当时和他一起入职的还有他的同学。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张同事的同学离职了,而他一直留在了公司,一路升职加薪,成为人人艳羡的对象。

张同事告诉我,其实他的成功经验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忘掉过去、按下内心的不甘,不给自己留有后路,这样才能“成大器”。

据说,当同学们拿着成绩单、获奖证书到处投简历时,张同事只投了2家公司,并只参加了1家面试。在面试时,他几乎不谈学习成绩,只谈对于工作的思考与规划。因为他知道成绩属于过去,工作才是他未来要面对的。而当时的面试,就是他要努力抓住的机会。结果,他被录取了。

正式工作之后,张同事每一次都是轻装上阵,不谈过去、只谈将来,选择题送给别人,必填项留给自己。就这样,他迅速站稳脚跟,凭借刻苦、专心的表现,渐渐入了老板的眼。

03
保持“自我”

武志红曾经说过,“一个人的自我本身,就是根本性的力量,我们的所谓成长,就是把这个自我活出来而已。”但是,我们常常会忘记这一点,盲从他人的经验,反而停滞不前。

就如我看到了张同事的成功,在羡慕佩服之余,也曾暗暗下决心,向他学习,希望能在职场上得到更多的成长。也有人看到别人因为经常加班受到嘉奖,便延长自己的下班时间,希望被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有人看到别人因为演讲出色为公司赢得荣誉,便试着学习演讲,结果都不会好好说话了。

这样看来,没有探清自己的内在优势,就盲目复制别人的经验,不仅得不到成长,还丧失了“自我“、失去了前进的根本不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