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一泠
“相亲对象嫌弃我月薪6500元”1.
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小静前几天去相亲遇到一个直男癌晚期的男生,回来后跟我们各种吐槽。
首先,介绍一下这位男士的背景,大专学历,毕业之后工作了几年,自己创业,收入方便过得去,相貌普通。
小静本科学历,毕业后在医院上班,月薪6500,爱收拾,活得很精致一女孩。
两人一见面,这位男士就说起了自己的过往,滔滔不绝,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自己多么多么优秀。
谁知,这位男士话锋一转,对小静说,我对你各方面都还挺满意,就是你的工资有点低,我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
话里话外就是嫌弃小静的工资低,以后不能和他一起分担家里的负担。
小静表面笑呵呵,内心MMP!
接下来这位男士又对小静说了,我觉得你的五险一金没必要买,买了也是浪费,不买一年还可以留下来点存款。
小静忍住甩包走人的冲动,我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留就留,不想留就不留。
但显然这位男士不这样认为,觉得小静消费观念简直无可救药了。
小静聊到上个月跟公司去旅游花了两千多时,这位男士的表情可丰富了,直接问道怎么和公司去旅游也要花钱的。
小静说去旅游肯定都要花钱啊,哪有不花钱的旅游,吃饭啊买特产不都得花钱吗?
这位男士义正言辞地说道,上次和家人去某某地就一分钱没花,呵呵!他当然没花钱,所有的花销都是他父母出的。
最后,这位男士像是恩赐般的对小静说,我看你人也还可以,是我喜欢的类型,就是这个工资太少了,好在你还年轻可以换工作多赚钱,就是化妆品衣服要少买。
最后,小静当然是跟这位男士以失败收场。
小静回忆这些,恶狠狠说道,活该他单身。
是啊,活该单身,和女生第一次相亲就斤斤计较,话题从来离不开金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最后连相亲时点的两杯饮料都是小静付的款。
2.
中国式相亲让多少青年男女深恶痛绝,就像一块肉放在砧板上任人挑选。
徐星便是这样一个例子。
作为家里的独女,今年已经被家里安排了18次相亲。父母出去跟别人聊天的第一话题永远是“有没有合适的男生介绍给我家徐星啊”。
相亲的话题永远是学历、工作、金钱、房子车子。
这次,徐星相了一个高富帅型的家庭。
徐星小康家庭,生活还算无忧无虑,可比起男方家庭就差远了。
男方父母对徐星也不是很满意,那种挑剔略带嫌弃的眼神,徐星说,要不是看在她是长辈,早就拍桌子走人了。
而自己父母还在小心翼翼讨好的跟高富帅父母聊天,高富帅父母则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似乎我们家能看上你们徐星是很高的荣誉。
相亲过后,徐星问父母为什么对高富帅一家讨好的态度,自己又不喜欢他。
父母说,你懂什么,要是他们家真看中你了,以后嫁过去不是衣食无忧,好好享福了。
徐星很想告诉父母,现在已经是21世纪,女性喜欢的东西可以自己买,买不起的就想办法努力赚钱,不是嫁给高富帅这辈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看着父母年迈和身体和希翼的眼神,终究没有说出口,其实就算说出来他们也不会理解的。
3.
其实像以上的相亲例子,比比皆是,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讨厌相亲了。
我始终觉得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这样也不至于说我高攀了你,或者你高攀了我,两个人在婚姻关系中是平等的。
我很喜欢离婚律师里罗鹂说的一段话,“我认真做人,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当有一天站在我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可以张开手臂坦然拥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觉得自己高攀,他贫穷我们也不至于落魄”。
这大概是一个独立女性最美好的一面吧。
舒淇,曾说过只喜欢恋爱,不喜欢结婚,但最后还是和冯德伦结婚了。
可能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明明已经过了适婚年龄,但她总会一脸固执的告诉你,这辈子不打算结婚了,一个人自由自在也挺好。
但其实她是没有遇到对的那个人,一旦那个人出现,她是真的想和他过一生的,就像三毛与荷西,那样的爱情,与灵魂相配。
结婚以前,三毛和荷西,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荷西:“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三毛:“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的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就可以了。”
荷西:“你吃得多吗?”
三毛:“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三毛与荷西的感情是我一直所羡慕的,他们能在艰苦的沙漠环境里相亲相爱,没有因为身边琐碎小事互相嫌弃,感情反而越来越好,这就是爱情与灵魂的契合。
遇到真爱,真的再晚也没关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