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投降背后是责任

来源:东饰资讯网

1906年,18岁的乔纳森・温莱特准尉从西点学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他曾立下誓言要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荣誉流尽最后一滴血!然而,他却没能实现这个承诺――1942年5月5日,时任菲律宾美军总司令的乔纳森・温莱特中将亲手举起白旗,走出战壕,率领12000名美国士兵向日军投降。罗斯福总统闻讯后称,这是美军建军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整个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 

其实,失败从一开始便已注定,温莱特不过是代人受过的“替罪羊”。当时,美军的作战重点在欧洲战场。当日本人的精锐师团把美军围困在克雷吉多尔岛,美军面临全军覆没的绝境时,华盛顿甚至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任何援助。 

1942年3月10日,罗斯福发来电报让菲律宾美军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离开克雷吉多尔岛前往澳大利亚,把菲律宾战场的指挥权交给温莱特中将。罗斯福在电报最后还特别强调:在任何情况下,温莱特必须指挥部队把保卫菲律宾的战争进行到底,不允许投降。 

当时,日军指挥官本间雅明中将围住克雷吉多岛后,动用了100多门大炮对该岛进行了长达3个星期的毁灭性炮击,致使美军伤亡惨重。最让温莱特恐惧的并不是日军的炮击,而是疟疾、登革热等热带疾病在军中大规模流行,而此时,药品已经全部用完。无奈之下,温莱特哽咽道:“为了12000名美国士兵的生命,我只能放弃军人的荣誉选择责任,我有责任让他们活下去!” 

1942年5月5日,温莱特向华盛顿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在电报中,他这样说道:“请告诉全国,我的部队和我本人已经完成了所有人类能够做的一切,我们捍卫了美利坚合众国和她军队的优秀传统……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我顽强的军队的无限自豪去见日军指挥官了。再见了,总统先生!” 

投降后的温莱特中将被日军关押在中国沈阳“奉天俘虏收容所”。1945年8月17日,美国战略情报局成员李奇带领搜救队在俘虏收容所找到了温莱特。 

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在“密苏里”号战舰上接受日本的投降。受降仪式开始,麦克阿瑟在众多盟军将领中指定刚刚从战俘营解救回来的温莱特中将陪同其签字,并将签字用的其中一支笔送给了温莱特将军,他用此举向全世界表达了对温莱特的敬意。回国后,温莱特将军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并在白宫接受了杜鲁门总统授予的银星勋章。但温莱特始终都没有从自责中挣脱出来,不久便郁郁而终。 

温莱特去世不久,美国国会修改了宪法:在身陷险境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美国士兵都有权利向敌人投降,在美国的法律上,是清白、无罪的,因为个人的生命才是最伟大的。在美国人眼里,温莱特从未失败过。1972年,他们还为温莱特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国家英雄》。 

为了士兵的生命而放弃一名职业军人的荣誉,选择向对手投降,这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温莱特做到了,他在荣誉面前选择了责任,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