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得了抑郁症,吃药配合心理治疗,却一直时好时坏。
情况很差的时候,他就找个角落蹲下来,想象自己是一朵孤独的蘑菇。
这天他情况依旧不太乐观,不吃不喝,蹲在角落里陷入了抑郁情绪,任谁叫、拉扯,都不动。
这时,一个大姐姐走到他身边,一声不吭地陪他一起蹲了下来。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男孩终于忍不住:“你做什么?”
“陪着你,陪你做一朵蘑菇。”
男孩心有触动。后来,他知道她是一名心理医生,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感受到了无条件的接纳和陪伴。
他开始积极治疗。虽然病情反复的时候,依旧会去做一朵蘑菇,但在另一朵蘑菇的陪伴下,他慢慢地好转着。
抑郁,不是身边人的错,更不是TA的错。
你要做的,是告诉TA:没有关系,我知道这不是你的错,我爱你,我陪着你。
去接纳,而不去接收对方的抑郁情绪。
许多抑郁症患者的离去,毫无任何征兆。
遇到抑郁症患者,请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倾听,多一些接纳。
人生实苦,如果你实在做不到以上这些,也请至少至少,不要用语言让自己成为加害者的一员。
——公号潘幸知
做一个蘑菇去陪伴别人,很智慧,很光辉。
(2)
很多人,很多文章说的那些我无法求证的话,好像都有指向同一个事。
如果这不是真的,为什么不同体系的人,在形容同一件事?
(3)
昨晚半心半意的边浏览公号边完成文章,当看到李医生的照片又成为文章的封面,便多看了标题一眼,因为上次知道他的故事的文章封面也是用的同一张照片,感觉这张照片像是自拍,很醒目眼睛也很清亮好看,和着他的故事印象深刻。只是读完标题才赧然反应过来这次的照片已是灰色了。
我当时惊讶的从喉咙无意识发出声来。
万万没想到再次读到有关他的文章,竟是这个消息。心里很难过。
澳洲的大火终于迎来了降雨,但我们的“吹哨人”没有等到雨来了的时刻。
(4)
今天中午看到雾老师发文执言《夜,吹哨人李文亮离开了我们》,心里很是敬佩:
“李文亮医师的特殊经历,构写了这个时代的残酷样本。
善待吹哨人吧。
是时候了,是应该让那些专业人士的能力,获得正确评价的时候了。是应该重新厘定现实世界的流程规范,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做正确的事儿的时候了。
李文亮医师所做的一切,只是遵从一个医师的职业规范,治病救人。
他尽力了。
现在轮到我们了。”
(5)
很多大号小号或执言或跟进,竟看到官方公布的时间与昨天看到的时间不同,心情陈杂。
医者仁心。笔杆子能杀人。尊重自己的笔,不唯是尊重自己的职业,更是尊重自己的底线良心。
没有下限,能造多少人间惨剧?伤人亦是害己,没人能离开环境独活,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你挖了个坑,总有一个概率是会自己掉进去。
善良不唯是对别人,善是为自己。善是你的心可以选择的安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