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疫看加强社区党建
文/中流击水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并组建了社区临时党委和小区临时党支部。居民群众普遍反映:“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作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我认为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方面,疫情结束之后有这样几个优势应抓好转化:
一,把网上资源转化为信息平台。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临时党组织利用建立微信群、QQ群和逐户上门排查,全面摸清了各个小区、楼栋、每个住户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掌握了每个党员、包括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收集了真实详细的基础数据。可以将这些来之不易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建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平台,为下一步党群互动提供大数据支撑和动态化管理夯实基础。
二,把临时身份转化为正式身份。疫情过后,临时党委书记可以就地兼任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书记可以就地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或党建指导员。探索建立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处理好社区自治与联手共治的关系。社区干部应发挥兼职干部的互补优势,与兼职干部一起大事定方向,难事多商量,急事敢担当。兼职干部要做到参与不干预,遇事提建议,落实岀力气。当然,兼职干部大多是市直单位或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能到社区、小区上班,每个月可以固定二至三天时间研究社区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兼职岗位应避免形同虚设,兼职干部在社区、小区开展工作的时间要科学安排,每月或每季度向市委组织部或市委社区工委报送本人工作小结,年底写岀兼职情况报告。
三,把临时党支部转化为网络党支部。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各个小区均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当地所有党员均参加了群防群控。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各自包保小区建立了住户群,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疫情过后,可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小区为单位组建网络党支部,做到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党支部的工作可以在工作群进行安排,小区群众的诉求和建议可以在住户群反映。网上派单,网上接单,线下办理,线上反馈。充分发挥网络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双报到党员、小区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网络为纽带,架起党群干群的连心桥,共同抓好社区治理。
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桥头堡和领头羊的作用。近两个月来,双报到党员与社区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联系。疫情结束之后,及时把战时机制转化为常态服务,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干部人才支撑十分必要。社区治理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单纯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整体突破、系统推进。把战疫期间形成的一些好的工作模式转化好,并加以完善运用,适时创新,有利于社区治理互联互动、资源共享和功能优化。同时,因地制宜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多办好事实事,让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增进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努力形成社区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