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谭中杰(JT叔叔)伤寒论学习笔记-持续更新

来源:东饰资讯网

第一次课:学医不可太急,需要时间,不要太自负,想几天几年就搞定,需要持续不断学习和实践。

伤寒里面提到,当感冒的时候不要多吃,需要清淡。因为消化食物也需要能量。而且不要多喝水,这跟现代医学的观念正好相反。

伤寒指的是病毒性感冒,温病指的是细菌性感冒。这两者有的时候不太好区分,因为可能会同时发生。病毒细菌感冒会导致白血球升高而病毒性不会。非典型肺炎就是病毒性感冒,虽然也叫肺炎,但是白血球并不是很高。因此可以说伤寒跟南方北方没有关系。

张仲景的医术是一般人可学会的,不需要特别高的智商以及特别高的天赋。他的把脉,有一般人的感知能力就可以学会判断了。

针灸穴位的治疗效果,除了与归经有关外,还跟他的位置有关。比如委中穴,是因为它正好处在小腿和大腿的交界的位置,所以淤血容易积累,类似黄河拐弯处,所以这个穴位有去除淤血的功能。与之类似的是手上的尺泽穴。说明穴位的功能与其在人体的位置密切相关。

穴位起作用的原理很多解释都比较牵强!当然不是说没有效果。

针灸大师经常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刚开始学的时候,用的穴位特别多,以后逐渐的减少,最后常用的就那么多个。

针灸要有效果,必须得气,表现在酸麻胀痛红等现象上,否则是死针。它的原理一般是用针灸师的这个气去调动病人的气。这个年代是一个阳虚阴实的年代,人们重物质,重外表,轻视精神追求。针灸师的气往往也比较弱,所以建议艾灸!如果病人的气比较弱,针灸效果也不太好。

经常有说法说针灸师会把自己的气灌注到病人身上,然后自己就弱了。大针灸师胡光专门讲过,这是自己患得患失的果,如果一心一意为病人治疗,不但不会散气,还会聚气!治的越多,功德越大,技术会越好!

艾灸的艾草存放的时间越久越好。孟子有言: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陈年的艾草它的火力感觉不是特别大,但是透过力比较强。对于新艾的话,那就需要隔姜灸或者隔蒜灸。所以建议艾草多储存一些。这样可以多放几年,提高艾草的效果。

穴位的位置,通常在骨和骨之间,肉和肉之间,骨与肉之间。

背部督脉穴位。胸椎第一节上是大椎。胸椎的第一节是:当人低头的时候最大的那个骨头。上面是大椎,下面是陶道。再往下是空的,再往下是身柱。小孩儿灸身柱可以长身体。

骨会大柱穴,传说是人受力的地方,挑担子就喜欢用这个地方去挑。

下面有风门,肺腧,对哮喘有效果。

心腧,厥阴腧,七椎下正对肩胛骨的下边缘。厥阴对应的是肉体的心脏。而心对应的是形而上的心。心腧禁灸,当然烤到了也没事。古书里面经常出现禁针这是因为古时候的针比现在要大的多。

提到了大灸法。据说效果特别好,对于特别虚弱的人比较适用。

摸穴位也是一种诊疗的方法。根据皮肤的特点推断。

开始讲八会穴。府会太仓,藏会章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