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来到地球的第一天》

来源:东饰资讯网

   如果把书归类为适合详读和适合闲读,那么大象公会的《来到地球第一天》是可以归 类为既可以详读也可以闲读的范畴。读得深的,可以从书中看到很多关联性的知识,读得 浅的,权当长长见识,消遣消遣。

   本书是大象公会的文章合集,大致涉及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三方面知识,内容包 括《长城:从恐惧的纪念碑到民族精神的象征》、《谁在挥动上帝之鞭》、《中国香烟的 政治经济学》、《纠结的一夫一妻制》、《魅力、财力、权力与声音》......

   我一直比较喜欢跨学科的研究,从不同学科关联看待同样的事情,总能看到不一样的 内容。在《长城:从恐惧的纪念碑到民族精神的象征》一文中,作者从地域的角度分析当 时的历史事件,让我们看到历史发生的必然原因之一就是地理位置的影响,比如文中解释 到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一条长城走廊:“日本历史学家梅棹忠夫以亚欧大陆腹心草原地 带为中心,将亚欧大陆划分为三个文明生态圈。从兴安岭到东南欧的草原地带,被梅棹忠 夫视为暴力之源,是人类文明的“第三世界”,而与之毗邻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地中 海-伊斯兰世界,是不幸的“第二世界”,因为它们是草原暴力直接洗劫的对象。而西欧 和日本则因远离游牧民族,是优越的“第一世界。”梅棹忠夫用文明生态论来解释历史演 进的不同:“第二世界”中那些曾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因为应对草原暴力的威胁, 以及遭遇直接入侵的影响,几乎都变成了大一统的专制国家。而“第一世界”虽然文化落 后,但没有草原暴力威胁,形成了邦国和诸侯林立的分封制,它更容易转型为现代工商业 社会。”这就是解释了“第二世界”如中国是属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体制为主,而“第 一世界”如西欧国家是分封制体制为主。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事情,让我们从不同的角 度去理解和思考同样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刘瑜在推荐序里讲到的:“大多数人,大多数时 候,似乎对世界——尤其是对自己所熟悉的世界——已经不再感到惊异。忙不过来呀,每 天连滚带爬地早起上班,办公室里做不完的表格文书,下班后天旋地转的饭局,周末人山 人海的公园......机械生活日复一日,大脑里的那只“发现之眼”早已不知不觉的关 闭......,大象公会里聚集的,是一批试图打开门窗的人,他们像是来到地球的第一天, 看到什么都新鲜......,在一个公共生活萎缩的世界里,求知是保全自我的工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