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雨中游湘湖

来源:东饰资讯网
湘堤

细雨蒙蒙,天灰沉沉的。厚厚的浓雾在山水之间竖起了一道天然的帘幕,往日秀丽的群山此刻都变成了娇羞的少女,悄悄地躲在帘后像捉迷藏一般窥视着岸上的行人。

站在湖边,湖上烟波浩渺,远处群山若隐若现。远远望去,长长的湘堤在湖面一字排开,偶尔依稀可见一两个行人在桥上来来去去,仿佛就是那自由穿梭与天地之间的神仙。

杭州有一对“姊妹湖”,一曰“西湖”,一曰“湘湖”。西湖早已名满天下,而湘湖却一直默默无闻。这么多年来,无数文人雅客为赞西湖之美,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湘湖和西施也有着不解的渊源。

湘湖边上竖有这样一组西施别越的雕像,它记载着当年西施别越去吴,周围的百姓在湘湖边给她送别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到送别的人群中既有身着官袍的大夫,也有步履蹒跚的老妪,甚至还有少不更事的孩童。雕像中的西施举止轻盈,从容不迫,似乎看不出有着过多的生离死别的忧愁。此时,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历史上的另一个人物——荆轲。据说当年他别燕去秦,在易水河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想当时西施可能也是抱有这样九死一生的决心,所以才能将一切的看得如此风淡云轻。多少年来,我们提起西施,记得的仿佛只有她那绝世的美貌。但是,细细想来,几千年来,中国美人繁若星辰,但是真正在历史长河中激起些许涟漪的却并不多,我想最终成就西施的,一定并不是那匆匆易逝的容颜,而是她那坚韧的性格和过人的胆识。

漫步在湘湖边,少了很多西湖边的嘈杂,在这里,仿佛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伴随我们的,只有那一汪波澜不惊的湖水和那颗向往平静的心。洋洋洒洒的细雨透过伞沿轻轻地飘落在我们的脸上,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索性丢下雨伞,伸开双臂,彻底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微风习习,细雨霏霏,面颊和头发上留下了无数雾蒙蒙的小水滴。就在这时,一只大鸟在空中飞过,看着它时而翱翔,时而盘旋,时而在岸边的树木上栖息,忍不住羡慕它们与身俱来的自由和风雨无阻的潇洒。恍然间,我们的心也随着它一起飞翔,那是一种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

不知何时,几缕幽香潜入鼻息,睁开眼,不远处的几株腊梅正在努力地绽放,小小的花朵,淡淡的清香,浓浓的金黄,点缀着这一片萧条的世界。远处的大雾尚未散去,远远望去,湖面和天空好像融为了一体,碎碎的花朵在空中摇曳,这个季节,它仿佛才是天地之间唯一的色彩。

整个湘湖最热闹的地方也许就在这里,满树的鸟儿在裸露的枝头飞来飞去,它们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它们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离开,也许是因为它们也陶醉于这如诗的山水,只是不知不觉间,它们也成了湘湖上一道不可或缺的景,为这平静的一切带来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来到城山广场。看着高大略带古韵的城山怀古牌坊。我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场。据说当年越王勾践就是在此,以两尾鲜鱼解了城山之围。事情久远,已无法考究,但是当你登上城山之巅,看着弥漫在湖面的迷雾,湖水仿佛也变得浩瀚无边。山顶风大,在耳边呼呼作响,恍惚间似乎掺杂着战场厮杀的喊声,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脑海中缓缓地展开。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湘湖边著名的下孙文化村。据说曾经,这里住着“二孙”的后人。二孙指的就是“兵家之师”孙武和“东吴大帝”孙权,不知道这二人的后代为什么会凑到一起,也许只是因为他们都是孙氏族谱上的骄傲而已。走进祠堂,正中挂着孙武的画像,偌大院落里有茶室还有戏台,不过令我好奇的是,虽然地处江南,但是这个院落却少了几分江南建筑的秀气与婉约,而是更加偏向于北方建筑的大气与粗犷。这时我才隐隐感觉到了丝毫威武的“帝王之气”。

雨越下越大,雨滴拍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点点涟漪,一滴滴,一圈圈,仿佛就是无数个跳动的音符,和着浓浓的雾气,整个湘湖宛如一个蒙着面纱,踏着节拍,在天地之间轻盈舞动少女。

时间是一辆急速行驶的列车,它向我们展示着无数幅动人的画卷,然后又教会了我们忘记。但是有些东西仿佛看一眼,就会永远将它们铭记,比如此时,比如此景。

简书大学堂 无戒90天训练营 第18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