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默物语
不越过和别人交往的一米线,是自制;
保护好自己的一米线,是智慧;
愿我们,都是自制且智慧的女人。
01.
每天早晨匆匆去上课的时候,会顺路去麦当劳买一份早餐。
7点半,正是人多的时候,我拿了取餐条,自觉地在一米线之外等。
忽然想起,似乎很多公共场所,都有一米线的提示,比如机场安检处,比如银行办事处的窗口......
看看面前争着靠在取餐台前的好几个顾客,挨挨挤挤,身体摩擦很容易擦枪走火,引起情绪的不满。一个40岁上下的中年女人,就对旁边那个挨着她等待取餐的年轻女孩一脸嫌弃。
我想,任何时候,都是应该有这一米线的距离的吧?
02.
《我的前半生》在热播,剧中,罗子君爱上了闺蜜唐晶的男友贺涵,当然,贺涵也爱上了罗子君。
虽然最后,罗子君没有接受贺涵的爱,但是,让我们看看前面的内容——罗子君自己觉得爱上了贺涵,也感觉到了贺涵的爱,可是,她只是表面上克制,并没有及时让这段感情刹车,可以说,此刻的她与凌玲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等到最后,当唐晶发现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猫腻时,她才选择离开——因为她是不得不离开,而此时,唐晶与贺涵,除了分手,也再无出路。
我想,此后经年,罗子君会不会对唐晶始终心怀歉疚?而唐晶,是否能够继续与罗子君心无芥蒂?
身为唐晶,在罗子君的人生进入死循环的时候,给予她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唐晶,就没有罗子君的重生。面对这样拼尽全力帮助自己的闺蜜,她如此做法,实在有失厚道。
当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非没有。
03.
当年,大学舍友K,K的男友L,K的闺蜜H,简直是铜墙铁壁三人行。
吃饭,三个人同行;看电影,一定是三张票;旅游,镜头中出现的永远是三张脸;K说,这两个人是她的全世界。
不错,确实是全世界。K与L的所有前世今生,H统统知道。
最后,有一天,K回老家,提前回来一天,本打算给男友一个惊喜,却惊到了自己——她和L的出租屋床上,赫然躺着闺蜜H和男友L。
结果,三个人从此形同陌路,势若水火。
如果当初,K能够与H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将自己与L的所有细节透露给H,不给他们制造频频在一起的机会,那么,K或许还是会“左手有闺蜜,右手有男友”;如果,H能够自觉的给自己和L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对闺蜜的男友有非分之想,那么,H或许也不会成为同学眼中的“心机婊”;即使感情无法控制,有了爱上闺蜜男友的想法,也应该及时打住,不再给L和自己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如果K能够在发觉自己也属意H,就应该认真问问自己,到底爱的是哪一个,然后,当机立断,开诚布公,这样,也不至于伤害众多人。
好友F,在与男友相处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她的一位尚算是朋友的女友G(该女友已结婚),与男友有非常暧昧的微信互动。F给女友打过电话去,开诚布公说,如果你们之间彼此有意,没关系,我退出,结果女友不承认,F于是警告G,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玩火自焚,另外,我们从此绝交,不必再有往来;然后,她告诉自己的男友,如果你们之间有爱之火花,我愿意就此分手;男友为表决心,删了G的所有联系方式。事后,F和我说,或许他们之间确实没有什么,但是,如果不能及时阻止,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出问题,我珍惜和男友的关系,所以,会想办法挽留或制止;如果不珍惜,我都懒得管,会一声不响的离开。每个人和别人相处,都应该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要越过不该越的界限。
我想,她的聪明之处在于,认真地告诉与此有关的所有人:不要靠近你不该靠近的一米线,也不要放纵自己与别人的一米线,否则,后果自负。
04.
这几天,在看《民国的底气》。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在与自己的妻子杨步伟交往时,杨步伟的同学、与杨步伟合办“森仁妇产科医院”的合作伙伴李贯中也喜欢上了赵元任。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赵元任给李贯中写了一封长信,用友好的语气解释了自己对她和杨步伟的感觉,李贯中似乎没有读懂其中意思,于是,赵元任直说自己心中已经另有其人;赵元任直接对想要成全自己和李贯中的杨步伟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和你佩服你对朋友这么好。可是我怕你可能会伤害她,而对她没有好处。我愿意一切美好,我不能老让她误会。”到此,杨步伟将医院转让给另一位朋友,自己则和赵元任到了另一个地方居住。
他们,都光明磊落,都给自己和对方留出了足够的距离。如果,杨步伟与李贯中还有赵元任纠缠不清,总是三人行,真不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05.
生活中,无论什么关系,都应该给对方留出“一米线的距离”。
这“一米线”,既是给对方的留白,也是给自己的保护。
所谓“距离产生美”,并非没有道理。距离太远,模糊不清,没有美感;距离太近,彼此没有独立的空间,容易厌倦和恐惧;而一米线的距离,刚刚好。
朋友之间,给自己,也是给对方,留一点秘密,既不要试图窥见对方的心灵世界,也不要将自己的隐私全数暴露给对方(或许对方未必喜欢听你的隐私),那个隐私,既是你的武器,也是你的软肋;
恋人之间,给彼此,留出一点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我不想窥探你的全部生活,你也不必探照我的所有世界,我们彼此牵念心心相印,却不束缚捆绑。我们各自的那一份隐秘空间,没有藏着龌龊与猥琐,而是面对自己灵魂的小房子;
同事之间,更应该保留这一米线的距离。正如贺涵所说:“你来工作,并不是来交朋友的。”同事之间,更多的是工作上的合作,至于私人领域,还是不相互涉足为好。那些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不过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多一些评长论短的谈资;当然,也不必去做祥林嫂,喋喋不休将自己的家事抖擞给别人。
既把控好自己,不越过别人的“一米线”,也保护好自己,不给别人越过自己“一米线”的机会——这样的人,才是智慧的人。